玉米胚蛋白多肽的制备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概述 | 第11-14页 |
·C_4植物特征 | 第11-12页 |
·玉米的起源与分布 | 第12-13页 |
·我国玉米的概况 | 第13页 |
·玉米的品种类型 | 第13-14页 |
·玉米的用途 | 第14页 |
·籽粒结构及化学组成 | 第14-18页 |
·籽粒结构 | 第14-15页 |
·化学组成 | 第15-16页 |
·胚的成分 | 第16-17页 |
·玉米胚蛋白的组成 | 第17-18页 |
·胚蛋白的功能特性 | 第18页 |
·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 | 第18-22页 |
·玉米综合利用深度加工的意义 | 第18页 |
·国内外综合利用情况 | 第18-20页 |
·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有关玉米蛋白多肽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6页 |
·实验样品来源 | 第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试剂 | 第23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23-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6页 |
·总工艺流程 | 第26-27页 |
·半湿法提胚 | 第27页 |
·制备脱脂玉米胚粉 | 第27-28页 |
·工艺流程 | 第27页 |
·具体操作 | 第27-28页 |
·玉米胚粉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 第28-29页 |
·原理 | 第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8页 |
·结果计算 | 第28-29页 |
·玉米胚芽粗蛋白的提取 | 第29-30页 |
·原理 | 第29页 |
·工艺流程 | 第29页 |
·具体操作 | 第29-30页 |
·蛋白含量的测定(双缩脉法) | 第30-31页 |
·原理 | 第30页 |
·操作方法 | 第30-31页 |
·水解度的测定 | 第31-32页 |
·原理 | 第31页 |
·具体操作 | 第31-32页 |
·酶解 | 第32-34页 |
·酶解因素的正交选择 | 第32-33页 |
·酶解反应 | 第33-34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第34-35页 |
·原理 | 第34页 |
·具体操作 | 第34-35页 |
·酶解液的分级分离 | 第35页 |
·多肽液的脱苦 | 第35页 |
·浓缩与干燥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结果 | 第36-41页 |
·蛋白含量测定 | 第36页 |
·盐提法提取蛋白得率计算 | 第36页 |
·水解度的测定结果 | 第36-37页 |
·双酶切最佳水解工艺的选定 | 第37-39页 |
·电泳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超滤后酶液的分子量分布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实验材料的确定 | 第41页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胚蛋白的提取 | 第41页 |
·提取胚蛋白后的处理 | 第41页 |
·蛋白酶的选择 | 第41-42页 |
·酶解最佳条件的选择 | 第42页 |
·酶解产物分子量分析 | 第42页 |
·后续可进行的研究方向 | 第42-43页 |
4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