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引言 | 第8页 |
·研究IP网络质量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IP网络质量测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IP网络质量测量分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瓶颈带宽测量方法的研究 | 第13-34页 |
·瓶颈带宽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基本的PACKET PAIR算法 | 第14-17页 |
·基于接收端和发送端的Packet Pair算法 | 第15-16页 |
·对仅基于接收端的Packet Pair算法分析 | 第16-17页 |
·Packet Pair算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第17页 |
·测量带宽修正算法(MEASURED BANDWIDTH FILTERING) | 第17-18页 |
·潜在带宽修正算法(POTENTIAL BANDWIDTH FILTERING) | 第18-20页 |
·潜在带宽问题 | 第18-19页 |
·潜在带宽修正(PBF)的解决方法 | 第19-20页 |
·模拟环境和模拟结果分析 | 第20-24页 |
·模拟器的建立 | 第20-21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21-24页 |
·基于分散技术的对交叉负载适应性强的PACKET PAIR算法 | 第24-28页 |
·packet pair的间隔 | 第24-27页 |
·探测包的大小 | 第27-28页 |
·用packet pair的容量估计算法 | 第28页 |
·基于分散技术的PACKET TRAIN算法 | 第28-33页 |
·包链大小N对带宽分布的影响 | 第28-30页 |
·平均间隔率(Asymptotic Dispersion Rate)的分析 | 第30-31页 |
·用Packet Train的容量估计算法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瓶颈延迟测量方法的研究 | 第34-46页 |
·瓶颈延迟的数据采集 | 第34-35页 |
·数据处理 | 第35-37页 |
·延迟瓶颈测量方法 | 第37-40页 |
·选取统计值 | 第37-38页 |
·两个必要的修正算法 | 第38-40页 |
·延迟瓶颈测量算法 | 第40页 |
·延迟瓶颈分析 | 第40-45页 |
·端到端延迟的总体状况 | 第40-41页 |
·Internet路由中延迟瓶颈分布 | 第41-42页 |
·路径中不同路由的延迟瓶颈 | 第42-44页 |
·延迟瓶颈出现的位置 | 第44页 |
·延迟瓶颈出现的原因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往返延迟测量方法的研究 | 第46-53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实验概况 | 第47页 |
·测量工具 | 第47-48页 |
·周期性采样和Poisson采样 | 第47-48页 |
·超时等待 | 第48页 |
·测量数据有效性判定 | 第48-49页 |
·路由抖动问题 | 第48页 |
·路由循环问题 | 第48-49页 |
·线路误差估算方法 | 第49页 |
·RTT分布特征分析 | 第49-52页 |
·RTT分布不具有单峰性 | 第49-51页 |
·RTT分布与分布密度峰值的关系 | 第51页 |
·固有延迟发生比例与丢包率的关系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IP网络测量展望 | 第53-62页 |
·网络测量的研究总结 | 第53页 |
·网络测量研究涵盖的三大因素 | 第53-55页 |
·网络测量的体系结构 | 第55-58页 |
·网络测量的关键技术 | 第58-59页 |
·网络测量方法的发展方向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