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索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27页 |
1 志贺氏菌介绍 | 第11-12页 |
2 志贺氏菌的致病的分子机制 | 第12-14页 |
3 宿主对福氏志贺氏菌的免疫性 | 第14-16页 |
4 福氏志贺氏菌质粒上毒力基因的调控 | 第16-19页 |
5 志贺氏菌毒力基因评价模型 | 第19-20页 |
6 sRNA 表达调控机制 | 第20-21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3页 |
8 参考文献 | 第23-27页 |
第一部分 福氏2a 志贺氏菌301 sRNA 的预测搜索和验证 | 第27-43页 |
·福氏 2a 志贺氏菌 301 sRNA 的预测和搜索 | 第27-36页 |
·Northern blot 验证 | 第36-40页 |
·结果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第二部分 福氏2a 志贺氏菌301 sRNA 的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理生化特征 | 第43-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51页 |
·结果 | 第51-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第三部分 sRNA 与 sf301 毒力的相关性研究 | 第65-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70页 |
·结果 | 第70-75页 |
·讨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第四部分 sf301ΔsRNAs 与sf301 野生株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77-10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3页 |
·结果 | 第83-94页 |
·所鉴定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 第94-100页 |
·讨论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总结 | 第103-104页 |
附录 | 第104-106页 |
文献综述 | 第106-113页 |
个人简历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