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C穿越NAT相关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课题背景 | 第14-16页 |
·VNC技术概述 | 第14-15页 |
·NAT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穿越NAT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 第19-29页 |
·NAT基本原理 | 第19页 |
·NAT的分类 | 第19-24页 |
·对称性NAT的映射特性 | 第24-25页 |
·NAT对VNC造成的影响 | 第25-28页 |
·NAT映射 | 第25-26页 |
·终端过滤 | 第26-28页 |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三章 VNC穿越NAT技术研究 | 第29-61页 |
·基于UDP的NAT穿越 | 第29-44页 |
·现有UDP穿越NAT技术的比较 | 第29-32页 |
·NAT/ALG | 第29页 |
·MIDCOM | 第29-30页 |
·STUN | 第30页 |
·TURN | 第30-31页 |
·代理 | 第31页 |
·技术之间的比较 | 第31-32页 |
·STUN消息结构 | 第32-40页 |
·STUN消息头 | 第33-34页 |
·STUN属性 | 第34-40页 |
·STUN工作原理 | 第40-44页 |
·网络状态检测 | 第40-43页 |
·NAT穿越流程 | 第43-44页 |
·基于TCP的NAT穿越 | 第44-58页 |
·现有TCP穿越NAT技术的比较 | 第44-45页 |
·STUNT | 第44页 |
·NATBlaster | 第44页 |
·Peer to Peer NAT | 第44-45页 |
·STUNT消息结构 | 第45-50页 |
·STUNT消息头 | 第46-47页 |
·STUNT属性 | 第47-50页 |
·STUNT工作原理 | 第50-53页 |
·网络状态检测 | 第50-52页 |
·NAT穿越流程 | 第52-53页 |
·提高STUNT的穿越性能 | 第53-58页 |
·STUNT所存在的问题 | 第53-54页 |
·不使用低TTL信号 | 第54-56页 |
·引入竞争 | 第56-57页 |
·与原方案的对比 | 第57-58页 |
·对称NAT的穿越 | 第58-60页 |
·端口预测的方法 | 第58-59页 |
·端口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59-60页 |
·提高端口预测的命中率 | 第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第四章 VNC穿越NAT解决方案 | 第61-72页 |
·总体架构 | 第61-62页 |
·模块汇总 | 第62-63页 |
·工作流程 | 第63-71页 |
·VNC端行为 | 第63-68页 |
·UDP穿越模块 | 第64-66页 |
·TCP穿越模块 | 第66-68页 |
·跨网服务器端行为 | 第68-71页 |
·STUN模块 | 第69-70页 |
·STUNT模块 | 第70-71页 |
·本章小节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数据 | 第72-77页 |
·实验环境部署 | 第72-73页 |
·实验结果及数据 | 第73-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 第80-81页 |
研究生期间撰写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