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

北京市柴油机动车排放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8-20页
   ·柴油车尾气排放研究背景第8-11页
     ·城市机动车的发展及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第8-9页
     ·柴油机动车发展状况第9页
     ·柴油机动车排放及危害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7页
     ·国内外机动车尾气排放测试方法第11-14页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模型研究第14-16页
     ·国内柴油机动车排放研究现状第16-17页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7页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7-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柴油机动车车载排放测试第20-27页
   ·尾气排放瞬时检测系统第20-23页
     ·实验设备简介第21-23页
     ·质量保证第23页
   ·实验方案第23-27页
     ·测试车辆第23-24页
     ·测试路线第24-25页
     ·测试系统的安装第25-26页
     ·实验数据汇总第26-27页
第3章 柴油机动车工况与瞬时排放的关联分析第27-38页
   ·数据初步处理第27-29页
     ·车速与排放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同步第27-28页
     ·污染物瞬时质量排放转换第28-29页
   ·柴油机动车瞬时排放特征第29-31页
     ·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布特征第29-30页
     ·污染物排放因子分布特征第30-31页
   ·污染物排放和工况的关联分析第31-37页
     ·行驶速度与排放的关联分析第31-33页
     ·加速度与排放的关联分析第33-35页
     ·比功率与排放的关联分析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基于标准工况的柴油机动车排放特征分析第38-45页
   ·污染物排放因子的标准化第38-39页
   ·标准工况排放因子对比分析第39-43页
     ·车型对排放因子的影响第39-40页
     ·排放标准对排放因子的影响第40-41页
     ·行驶里程对排放因子的影响第41-42页
     ·与国外研究对比分析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5章 北京市柴油机动车排放清单的建立第45-57页
   ·IVE 模型简介第45-47页
     ·模型结构第45-46页
     ·模型计算原理第46-47页
     ·模型操作界面第47页
   ·柴油机动车活动水平分布第47-54页
     ·柴油机动车技术水平分布第47-50页
     ·行驶工况调查第50-53页
     ·启动状况分布第53-54页
   ·IVE 模型的输入数据第54-55页
     ·当地信息输入第54页
     ·车队技术信息输入第54页
     ·修正因子输入第54-55页
   ·IVE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55-56页
     ·排放总量第55页
     ·各车型的分担率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6章 结论和建议第57-59页
   ·结论第57-58页
   ·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表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螺旋槽圆盘柱逆流色谱分离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评价
下一篇:尾气检测系统的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