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农业灾害应急联动系统的内涵 | 第10页 |
| ·系统建设的目的、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潍坊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 | 第16-38页 |
| ·系统建设、应用现状 | 第16页 |
| ·系统建设技术方案 | 第16-38页 |
| ·系统建设的总体需求 | 第16-17页 |
| ·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 | 第17-25页 |
| ·应用模块设计 | 第25-38页 |
| 第三章 潍坊市农业灾害应急联动 | 第38-50页 |
| ·农业灾害 | 第38-39页 |
| ·农业灾害的内涵 | 第38页 |
| ·农业灾害的种类及分级 | 第38-39页 |
| ·应急联动的背景 | 第39-41页 |
| ·自然背景 | 第39-41页 |
| ·社会背景 | 第41页 |
| ·应急联动的条件 | 第41-42页 |
| ·物质技术条件 | 第41-42页 |
| ·组织预案条件 | 第42页 |
| ·应急联动的开展 | 第42-43页 |
| ·处置4.15风暴潮 | 第42-43页 |
| ·处置美国白蛾疫情 | 第43页 |
| ·应急联动的价值分析 | 第43-48页 |
| ·价值观的确定 | 第43-44页 |
| ·价值观的实现 | 第44-48页 |
| ·联动的行政效率 | 第48页 |
| ·联动的成本 | 第48页 |
| ·联动的推广基础 | 第48-50页 |
| ·行政体制基础 | 第49页 |
| ·物质技术基础 | 第49页 |
| ·人口素质基础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潍坊市农业灾害应急联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50-55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 ·体制方面 | 第50页 |
| ·机制方面 | 第50-51页 |
| ·法制方面 | 第51-52页 |
| ·对策建议 | 第52-55页 |
| ·建立全国统一的应急信息处理中心 | 第52页 |
| ·完善专业处置型应急机构 | 第52-53页 |
| ·建设指挥决策型科技支持体系 | 第53-54页 |
| ·构筑突发事件社会公德防护网 | 第54页 |
| ·加快推进规范标准的制订工作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7页 |
| ·系统建设方面 | 第55页 |
| ·机制建设方面 | 第55-56页 |
| ·实现了内部机制创新 | 第55-56页 |
| ·实现了外部机制创新 | 第56页 |
| ·运营模式方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