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3页 |
·伪狂犬病简介 | 第9-12页 |
·伪狂犬病病毒粒子结构 | 第9页 |
·病毒的理化特性 | 第9-10页 |
·病毒的培养 | 第10页 |
·伪狂犬的临床特征 | 第10-11页 |
·PRV 的致病机理 | 第11-12页 |
·伪狂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第12-16页 |
·基因组 | 第12页 |
·PRV 基因组的转录与复制 | 第12-13页 |
·溶细胞性复制 | 第13-14页 |
·病毒囊膜与糖蛋白 | 第14-16页 |
·伪狂犬病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伪狂犬病的诊断 | 第16-19页 |
·伪狂犬病的防治 | 第19-21页 |
·单克隆抗体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4页 |
·材料 | 第23-26页 |
·毒株与细胞系 | 第23页 |
·试验动物 | 第23页 |
·胞培养以及免疫融合所用试剂 | 第23页 |
·Western-blotting 的所需的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4-26页 |
·抗原的制备 | 第26-27页 |
·动物免疫 | 第27页 |
·细胞融合 | 第27-29页 |
·骨髓瘤细胞的制备 | 第27-28页 |
·脾细胞的制备 | 第28页 |
·饲养细胞的制备 | 第28-29页 |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9页 |
·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的制备 | 第29页 |
·抗原包被最佳浓度与对照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第29页 |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第29-30页 |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 | 第30页 |
·杂交瘤细胞的建株 | 第30页 |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第30-31页 |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 第30-31页 |
·杂交瘤细胞的复苏 | 第31页 |
·单克隆抗体的类别鉴定 | 第31-32页 |
·杂交瘤细胞稳定性测定 | 第32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效价测定 | 第32页 |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实验 | 第32页 |
·单克隆抗体抗原位点识别分析 | 第32-34页 |
·SDS-PAGE 电泳 | 第32页 |
·电转印 | 第32-33页 |
·免疫染色 | 第33-3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4-40页 |
·抗原制备 | 第34页 |
·细胞毒的增殖纯化 | 第34页 |
·鸡胚毒的增殖纯化 | 第34页 |
·免疫小鼠的血清效价 | 第34-35页 |
·间接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5-36页 |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筛选及亚克隆 | 第36-37页 |
·单克隆抗体的冻存和复苏 | 第37页 |
·克隆抗体的亚型鉴别 | 第37页 |
·杂交瘤细胞稳定性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单克隆抗体的效价 | 第38页 |
·单克隆抗体交叉实验 | 第38页 |
·单克隆抗体的定位检测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