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1.转基因油菜的研究进展 | 第9-17页 |
·油菜遗传转化方法 | 第9-12页 |
·农杆菌介导法 | 第9-10页 |
·基因枪法 | 第10页 |
·PEG法 | 第10页 |
·激光微束穿刺法 | 第10-11页 |
·花粉管通道法 | 第11页 |
·in planta转化法 | 第11-12页 |
·油菜遗传转化受体 | 第12-13页 |
·下胚轴、子叶受体 | 第12页 |
·花药受体 | 第12-13页 |
·小孢子、茎段受体 | 第13页 |
·油菜遗传转化基因 | 第13-15页 |
·油酸脱饱和酶基因 | 第13-14页 |
·抗虫基因 | 第14页 |
·抗病基因 | 第14-15页 |
·雄性不育基因 | 第15页 |
·油菜选择标记基因 | 第15-17页 |
·抗抗生素基因 | 第15-16页 |
·抗除草剂基因 | 第16页 |
·绿色荧光蛋白 | 第16-17页 |
2.转基因作物与环境安全性 | 第17-19页 |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现状 | 第17页 |
·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性问题 | 第17-19页 |
·"杂草化"问题 | 第18页 |
·影响生物多样性 | 第18-19页 |
·花粉飘逸问题 | 第19页 |
3. 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 | 第19-22页 |
·Cre/lox重组系统 | 第19-20页 |
·R/RS重组系统 | 第20页 |
·FLP/FRT重组系统 | 第20-21页 |
·Lox/FRT重组系统 | 第21-22页 |
4.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部分 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油菜及转基因植株外源基因清除效率分析 | 第23-44页 |
前言 | 第23-24页 |
1.材料方法 | 第24-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下胚轴 | 第24页 |
·花柄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及配方 | 第24-27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7-29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页 |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8页 |
·重组质粒PCR验证 | 第28-29页 |
·花粉生活力检测 | 第29页 |
·花粉GUS组织化学检测 | 第29页 |
·转基因植株花粉外源基因清除效率检测 | 第29页 |
·遗传转化方法 | 第29-30页 |
·再生植株检测 | 第30-33页 |
·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30页 |
·CTAB法小量提取油菜基因组DNA | 第30页 |
·PCR分子检测 | 第30-31页 |
·Southern印迹杂交 | 第31-33页 |
·油菜基因组DNA提取、酶切及电泳 | 第31页 |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制备 | 第31-32页 |
·Southern印迹 | 第32页 |
·预杂交和杂交 | 第32页 |
·洗膜 | 第32页 |
·检测杂交信号 | 第32-33页 |
2.结果分析 | 第33-40页 |
·重组质粒PCR验证 | 第33页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33-37页 |
·再生植株的抗性筛选 | 第33-35页 |
·GUS组织化学检测 | 第35-36页 |
·PCR分子鉴定 | 第36页 |
·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 | 第36-37页 |
·转基因油菜植株移栽及性状观察 | 第37-38页 |
·花粉生活力检测 | 第38-39页 |
·花粉GUS组织化学检测 | 第39页 |
·转基因植株花粉外源基因清除效率分析 | 第39-40页 |
3.讨论 | 第40-43页 |
4.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缩略词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