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前言与综述 | 第9-19页 |
| ·瓜环概述及性质 | 第10-11页 |
| ·瓜环的应用 | 第11-13页 |
| ·瓜环的分子识别与组装 | 第11-12页 |
| ·分子催化 | 第12页 |
| ·瓜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磷光的产生及发展 | 第13-14页 |
| ·流体室温磷光分析方法的分类 | 第14-17页 |
| ·无保护介质流体室温磷光 | 第14-15页 |
| ·超分子组合流体室温磷光 | 第15页 |
| ·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分析法 | 第15-17页 |
| ·瓜环诱导室温磷光 | 第17-18页 |
| ·本文工作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瓜环诱导萘酚室温磷光研究 | 第19-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2-Q[5]-KI晶体的制备及测定 | 第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9页 |
| ·1、2/Q[5或8]/KI/Na_2SO_3室温磷光研究 | 第22-30页 |
| ·1、2/Q[5或8]/KI/Na_2SO_3室温磷光光谱 | 第22-23页 |
| ·Q[5,8]浓度对RTP强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KI用量对RTP的影响 | 第24-25页 |
| ·Na_2SO_3用量对RTP的影响 | 第25-26页 |
| ·pH对RTP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各体系的磷光寿命 | 第27-28页 |
| ·体系的分析特征 | 第28-29页 |
| ·水样中1的测定 | 第29页 |
| ·1、2/改性五元或普通五元瓜环/KI/Na_2SO_3磷光强度的比较 | 第29-30页 |
| ·1或2/Q[5]/T1NO_3室温磷光研究 | 第30-36页 |
| ·1或2/Q[5]/T1NO_3室温磷光光谱 | 第30-31页 |
| ·Q[5]浓度对RTP强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T1NO_3浓度对RTP强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 ·pH对RTP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 ·体系的磷光寿命 | 第34页 |
| ·体系的分析性能 | 第34-35页 |
| ·α、β-Naphthol/改性五元或普通五元瓜环/T1NO_3磷光强度的比较 | 第35-36页 |
| ·Q[n]-RTP的机理研究 | 第36-39页 |
| ·Q[5]-RTP的机理研究 | 第36-37页 |
| ·Q[8]-RTP的机理研究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瓜环诱导菲、芴室温磷光研究 | 第41-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41-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 ·菲、芴的室温磷光光谱 | 第42-43页 |
| ·实验条件选择 | 第43-46页 |
| ·Q[8]用量对RTP的影响 | 第43-44页 |
| ·KI用量对RTP的影响 | 第44页 |
| ·亚硫酸钠用量对RTP的影响 | 第44-45页 |
| ·pH对RTP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各体系的磷光寿命 | 第46页 |
| ·各体系的分析性能 | 第46-47页 |
| ·Q[8]-RTP体系的机理研究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文章和参加研究的课题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