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砼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国内外砼侵蚀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景电渡槽破坏调查及侵蚀环境分析 | 第17-27页 |
| ·景电灌区渡槽破坏的实地调查 | 第17-18页 |
| ·砼碳化深度的测定方法 | 第18页 |
| ·钢筋锈蚀程度的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 ·砼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 ·测试结果汇总 | 第20-21页 |
| ·侵蚀环境分析 | 第21-23页 |
| ·水样分析 | 第21-22页 |
| ·土样分析 | 第22页 |
| ·渡槽所处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 ·混凝土侵蚀样本的X衍射试验分析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渡槽的侵蚀破坏机理分析 | 第27-53页 |
| ·水泥的水化 | 第27-28页 |
| ·渡槽上部结构砼碳化侵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28-38页 |
| ·砼碳化侵蚀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 ·碳化对砼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29页 |
| ·影响渡槽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 | 第29-32页 |
| ·预测砼碳化深度模型分析 | 第32-37页 |
| ·预测砼碳化深度模型比较分析的试验研究 | 第37-38页 |
| ·砼碳化分析小结 | 第38页 |
| ·氯离子对渡槽基础的侵蚀机理分析 | 第38-43页 |
| ·氯离子侵蚀机理 | 第38-39页 |
| ·氯离子侵入数学模型分析 | 第39-42页 |
| ·影响氯离子扩散的因素 | 第42-43页 |
| ·氯离子侵蚀小结 | 第43页 |
| ·钢筋锈蚀对渡槽上部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43-48页 |
| ·钢筋锈蚀的机理分析 | 第43-44页 |
| ·钢筋锈蚀的发展过程 | 第44页 |
| ·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胀裂分析 | 第44-45页 |
| ·钢筋锈蚀对渡槽槽身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影响钢筋锈蚀的主要因素 | 第47-48页 |
| ·钢筋锈蚀小结 | 第48页 |
| ·渡槽基础受硫酸盐侵蚀机理分析 | 第48-49页 |
| ·二氧化碳、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侵蚀混凝土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 第49-51页 |
| ·碳化和硫酸盐侵蚀对固化氯离子的释放作用 | 第49-50页 |
| ·二氧化碳与硫酸根离子的相互影响 | 第50-51页 |
| ·氯离子对硫酸盐侵蚀的延缓作用 | 第51页 |
| ·碳化减弱了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向混凝土内部的渗透 | 第51页 |
| ·冻融破坏机理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渡槽基础混凝土抗硫酸盐、冻融破坏的试验研究 | 第53-63页 |
| ·试验原材料 | 第53-54页 |
| ·水泥 | 第53页 |
| ·骨料 | 第53-54页 |
| ·外加剂 | 第54页 |
| ·粉煤灰 | 第54页 |
| ·水 | 第54页 |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54页 |
| ·硫酸盐腐蚀试验 | 第54-58页 |
| ·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 第54页 |
| ·硫酸盐腐蚀溶液的配制 | 第54-55页 |
| ·硫酸盐腐蚀试验及方法 | 第55页 |
| ·腐蚀试验宏观现象及分析 | 第55页 |
| ·腐蚀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55-58页 |
| ·加入粉煤灰和减水剂后能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机理分析 | 第58页 |
| ·混凝土冻融试验分析 | 第58-62页 |
| ·混凝土冻融后的力学性 | 第58-61页 |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61页 |
| ·对规范规定冻融破坏标准的探讨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预防破坏与加固措施研究 | 第63-71页 |
| ·混凝土的预防破坏措施 | 第63-66页 |
| ·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材料 | 第63-64页 |
|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 第64-65页 |
| ·渡槽表面防腐涂护技术 | 第65-66页 |
| ·现役侵蚀渡槽的修补加固措施 | 第66-68页 |
| ·渡槽槽身的修补加固措施 | 第66-67页 |
| ·渡槽下部结构的修补加固措施 | 第67-68页 |
| ·渡槽修补加固工程实例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