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潜规则”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裁判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潜规则"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裁判潜规则"的产生与演进 | 第19-29页 |
第一节 "裁判潜规则"的产生 | 第19-20页 |
一、体育比赛制度留下了太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 第19页 |
二、参与主体的相对力量不平衡 | 第19-20页 |
三、监管力度不足 | 第20页 |
第二节 "裁判潜规则"的演进 | 第20-29页 |
一、裁判方面 | 第20-22页 |
二、球队方面 | 第22-27页 |
三、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裁判潜规则"的效率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效率评价标准 | 第29-30页 |
一、布坎南评价制度效率的标准 | 第29页 |
二、科斯评价制度效率的标准 | 第29-30页 |
三、本文选择的评价标准 | 第30页 |
第二节 "裁判潜规则"的私人成本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裁判潜规则"的社会成本 | 第31-34页 |
一、对体育观众的危害 | 第31-32页 |
二、对体育产业的危害 | 第32-33页 |
三、对国家司法的危害 | 第33页 |
四、对国家利益的危害 | 第33-34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裁判潜规则"的治理 | 第35-43页 |
第一节 治理措施 | 第35-40页 |
一、加强立法和司法监督 | 第35-36页 |
二、建立并完善裁判激励约束机制 | 第36-39页 |
三、推进俱乐部的规范化发展 | 第39页 |
四、进一步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关于最优政策组合的探讨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