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当事人民事诉讼策略论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引言第15-17页
第一部分 当事人民事诉讼策略概述第17-44页
 一、当事人民事诉讼策略的概念和意义第17页
 二、当事人民事诉讼策略的主要原则第17-23页
  (一) “未战先算”、“重战慎战”的诉讼运筹原则第17-18页
  (二)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诉讼先知先胜原则第18页
  (三) “非攻”的诉讼柔让原则第18页
  (四) “待敌之可胜”的诉讼战机原则第18-19页
  (五) “奇正相生”的诉讼攻防原则第19页
  (六) “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诉讼动敌原则第19-20页
  (七) “以迂为直”的诉讼转进原则第20页
  (八) “我专敌分”、“并敌一向”的诉讼集中原则第20-21页
  (九) “择人而任势”的诉讼取势原则第21页
  (十) “因敌变化而取胜”的诉讼应变原则第21-22页
  (十一) “治心”、“夺气”的诉讼心理战原则第22页
  (十二) “上兵伐谋”、“兵以诈立”的诉讼诡道原则第22-23页
 三、制定民事诉讼策略的程序第23-28页
  (一) 分析案情,确定诉讼目标第23-25页
  (二) 深思熟虑,拟定方案第25-26页
  (三) 分析评估,选择方案第26-27页
  (四) 实施方案,完善策略第27-28页
 四、当事人民事诉讼策略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8-44页
  (一) 诉讼标的对当事人诉讼策略的影响第28-31页
  (二) 诉权和诉对当事人诉讼策略的影响第31-36页
  (三) 当事人适格对当事人诉讼策略的影响第36-39页
  (四) 举证责任对当事人民事诉讼策略的影响第39-41页
  (五) 诉讼成本对当事人民事诉讼策略的影响第41-44页
第二部分 管辖规避及应对策略第44-63页
 一、当事人规避管辖的目的第44-46页
 二、地域管辖规避及其应对策略第46-58页
  (一) 金蝉脱壳——通过改变住所地或经常居住的方法来规避于已不利的地域管辖第46-47页
  (二) 声东击西——通过适时撤诉再异地起诉的方法规避于已不利的地域管辖第47-49页
  (三) 借刀杀人——在代表人诉讼中,通过推选适当的代表人来规避于已不利的地域管辖第49-50页
  (四) 欲擒故纵——通过反诉来规避于已不利的地域管辖第50-51页
  (五) 趁火打劫——通过虚拟之诉与第三人之诉的结合来规避地域管辖第51-52页
  (六) 落井下石——利用对方的特殊身份来规避地域管辖第52-54页
  (七) 守株待兔——通过财产保全的方法选择利已法院管辖第54-55页
  (八) 无中生有——利用“债权转让”规避地域管辖第55-57页
  (九) 隔山打牛——通过把“真实的被告”追加为第三人的方法规避地域管辖第57-58页
 三、级别管辖规避及其应对策略第58-63页
  (一) 幕后推手——利用管辖转移规避级别管辖第58-59页
  (二) 投石问路——利用诉讼标的额的增减规避级别管辖第59-60页
  (三) 南桔北积——利用地域差异来规避级别管辖第60-61页
  (四) 煽风点火——通过群体运动和媒体造势来提升管辖级别第61-63页
第三部分 诉讼突袭、滥用诉权、滥用诉讼程序权利及其应对策略第63-85页
 一、诉讼突袭及其应对策略第63-70页
  (一) 证据突袭及其应对策略第63-64页
  (二) 诉讼请求突袭及其应对策略第64-65页
  (三) 诉的突袭及其应对策略第65-66页
  (四) 主张突袭及其应对策略第66-68页
  (五) 当事人变更事实陈述的突袭及其应对策略第68页
  (六) 起诉与答辩的突袭及其应对策略第68-69页
  (七) 上诉突袭及其应对策略第69-70页
  (八) 管辖权异议提出的突袭及其应对策略第70页
 二、滥用诉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0-74页
  (一) 滥用起诉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0-71页
  (二) 滥用反诉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1-72页
  (三) 滥用上诉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2-73页
  (四) 滥用申诉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3-74页
 三、滥用诉讼程序权利及其应对策略第74-85页
  (一) 滥用管辖异议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4-76页
  (二) 滥用回避申请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6-77页
  (三) 滥用撤诉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7-78页
  (四) 滥用调解书拒签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8-79页
  (五) 滥用案外人异议权及其应对策略第79-80页
  (六) 滥用财产保全申请权及其应对策略第80-81页
  (七) 滥用证据保全申请权及其应对策略第81-82页
  (八) 滥用先予执行申请权及其应对策略第82页
  (九) 滥用强制执行申请权及其应对策略第82-83页
  (十) 滥用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权及其应对策略第83-85页
第四部分 拖延诉讼及其应对策略第85-95页
 一、当事人主要诉讼拖延策略第85-94页
  (一) 利用管辖权异议拖延诉讼期间第85-86页
  (二) 利用申请回避拖延诉讼期间第86-87页
  (三) 利用达成调解协议后拒签调解书的方法拖延诉讼期间第87-88页
  (四) 利用促成法院公告送达法律文书的方法拖延诉讼期间第88-89页
  (五) 利用上诉拖延诉讼期间第89页
  (六) 利用造成延期审理或者诉讼中止的方法来拖延诉讼期间第89-90页
  (七) 利用反诉拖延诉讼期间第90页
  (八) 利用提出执行行为异议的方法拖延诉期间第90页
  (九) 利用安排案外人提出案外人异议的方法拖延诉讼期间第90-91页
  (十) 利用申请暂缓执行的方法拖延诉讼期间第91页
  (十一) 利用申请延期举证的方法拖延诉讼期间第91-92页
  (十二) 利用“审限内拖延”的方法拖延诉讼期间第92-93页
  (十三) 利用实施“主张突袭”的方法拖延诉期间第93页
  (十四) 利用移送管辖制度来拖延诉讼期间第93页
  (十五) 利用不计入审限的期间制度拖延诉讼期间第93-94页
 二、当事人拖延诉讼期间的应对策略第94-95页
结语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法官惩戒制度
下一篇: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