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县域经济增长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7页 |
·县域经济基本涵义及特征 | 第15-19页 |
·县域经济内涵 | 第15-16页 |
·县域经济特征及类型 | 第16-17页 |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18-19页 |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述评 | 第19-21页 |
·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 第19-20页 |
·经济增长理论的要素 | 第20-21页 |
·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述评 | 第21-24页 |
·平衡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梯度推进理论 | 第22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2-23页 |
·点轴开发理论 | 第23页 |
·网络开发理论 | 第23页 |
·圈层结构理论 | 第23-24页 |
·县域经济增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4页 |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 第24-27页 |
3 县域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第27-30页 |
·资源的内涵 | 第27页 |
·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7-28页 |
·社会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8页 |
·人文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8-30页 |
4 资源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30-33页 |
·资源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 | 第30-31页 |
·资源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31-33页 |
·资源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产生影响 | 第31-32页 |
·资源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 第32页 |
·资源结构对贫困地区经济实行跨越式发展产生影响 | 第32-33页 |
5 酉阳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分析 | 第33-40页 |
·渝东南民族地区总体概况 | 第33页 |
·酉阳县总体概况 | 第33-34页 |
·酉阳县资源结构分析 | 第34-37页 |
·酉阳县自然资源分析 | 第34-35页 |
·酉阳县社会资源分析 | 第35-36页 |
·酉阳县人文资源分析 | 第36-37页 |
·酉阳县与渝东南各县发展比较分析 | 第37-39页 |
·酉阳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37-38页 |
·酉阳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 第38页 |
·酉阳县工业状况 | 第38-39页 |
·酉阳县资源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6 推动酉阳县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 | 第40-57页 |
·酉阳县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40页 |
·酉阳县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 第40-43页 |
·自然条件因素 | 第41页 |
·人口和劳动力因素 | 第41页 |
·资金因素 | 第41-42页 |
·科技进步因素 | 第42页 |
·资源配置因素 | 第42页 |
·区际贸易因素 | 第42-43页 |
·酉阳县经济发展的原则 | 第43-44页 |
·市场导向原则 | 第43页 |
·开放发展原则 | 第43页 |
·突出特色原则 | 第43页 |
·统筹城乡原则 | 第43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3-44页 |
·适度超前发展原则 | 第44页 |
·几种典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44-45页 |
·沐川模式 | 第44页 |
·涪陵模式 | 第44-45页 |
·增城模式 | 第45页 |
·酉阳县经济发展的模式 | 第45-47页 |
·资源优化依托模式 | 第45-46页 |
·农业生产主导模式 | 第46页 |
·旅游产业带动模式 | 第46页 |
·劳动密集加工支柱模式 | 第46-47页 |
·劳务经济先导模式 | 第47页 |
·优化酉阳县资源结构,推动酉阳县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 | 第47-48页 |
·酉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 第48-57页 |
·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第48-49页 |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 第49-52页 |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 | 第52-53页 |
·实施林业富县战略,提高县域森林覆盖率水平 | 第53-54页 |
·实施畜牧兴县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第54页 |
·实施旅游大县战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 第54-55页 |
·实施劳动力转移战略,增加农民收入 | 第55-56页 |
·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提高人文资源水平 | 第56-57页 |
7 结论 | 第57-58页 |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1 | 第61-64页 |
附录2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