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学术意义 | 第11-12页 |
·实用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假设 | 第12-13页 |
·研究变量及概念界定 | 第13页 |
·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维度的构想 | 第13-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定义 | 第16-17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的结构 | 第17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的理论 | 第17-18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19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国外部分 | 第19-22页 |
·国内部分 | 第22-24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态度的关系研究 | 第24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职业紧张的关系研究 | 第24-26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 | 第25-26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紧张关系的研究 | 第26页 |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对如何测量管理自我效能感还没有达成共识 | 第26-27页 |
·偏重模拟研究现场研究少 | 第27页 |
·国外的现场研究没有探讨前因性变量对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第27-28页 |
·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相关工作态度的关系 | 第28-29页 |
3 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问卷编制 | 第29-39页 |
·目的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页 |
·正式问卷的编制 | 第29-33页 |
·被试 | 第29页 |
·问卷题目的来源 | 第29-30页 |
·题项分析与筛选 | 第30页 |
·因素分析的适当性 | 第30-31页 |
·因素的确定和命名 | 第31-33页 |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目的 | 第33-34页 |
·被试 | 第34页 |
·材料 | 第34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页 |
·信度、效度检验 | 第34-36页 |
·信度检验 | 第34-35页 |
·效度检验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结构 | 第36-37页 |
·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效度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4 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的特点 | 第39-45页 |
·目的 | 第39页 |
·假设 | 第39页 |
·方法 | 第39-40页 |
·被试 | 第39页 |
·材料 | 第39页 |
·程序 | 第39-40页 |
·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特点 | 第40-44页 |
·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变量上的比较 | 第40-44页 |
·讨论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 管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45-48页 |
·目的 | 第45页 |
·假设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页 |
·被试 | 第45页 |
·材料 | 第45页 |
·程序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管理者管理工作绩效的性别差异 | 第45-46页 |
·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与其工作绩效的关系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46-47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6 讨论 | 第48-51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维度建构 | 第48页 |
·《管理自我效能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48-49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49页 |
·创新之处 | 第49页 |
·不足之处 | 第49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9-51页 |
7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