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木本园林植物季相特征及植物造景初探--以信阳市罗山县植物配置为例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城市绿化及植物造景研究概况 | 第9-17页 |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含义 | 第9页 |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1页 |
·我国的植物配置 | 第9-10页 |
·国外的植物配置 | 第10-11页 |
·植物配置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性 | 第11页 |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4页 |
·忽视植物生长自然原理,应注重植物生态效益 | 第11-12页 |
·植物配置形式单一,应构建城市植物群落 | 第12页 |
·不能体现地域特色 | 第12页 |
·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 | 第12-14页 |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 | 第14页 |
·植物配置突出地方特色 | 第14页 |
·生态学理论指导 | 第14页 |
·人本设计 | 第14页 |
·城市绿地环境应具有的特征 | 第14-15页 |
·整体性 | 第14页 |
·多功能性 | 第14页 |
·生物多样性 | 第14页 |
·公共性 | 第14-15页 |
·可持续发展性 | 第15页 |
·豫南城市绿化建设与园林城市标准 | 第15-17页 |
·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对城市绿地植物的要求 | 第15-16页 |
·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对城市绿地植物的要求 | 第16-17页 |
·研究豫南小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的意义 | 第17-19页 |
2 引言 | 第19-21页 |
3 豫南园林植物资源及季相研究 | 第21-26页 |
·植被类型多样性研究 | 第21-24页 |
·园林植被季相研究 | 第24-26页 |
·豫南地区植物造景特点 | 第24页 |
·树种的选择 | 第24页 |
·植物配置的特点 | 第24页 |
·豫南春、夏植物季相特征 | 第24-25页 |
·豫南秋、冬植物季相特征 | 第25-26页 |
4 信阳市罗山县植物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6-35页 |
·信阳市罗山县概况 | 第26页 |
·罗山县植被情况 | 第26-27页 |
·南部低山区 | 第26-27页 |
·中南部丘陵区 | 第27页 |
·中北部垄岗区 | 第27页 |
·沿河平原区 | 第27页 |
·观光农业景观的规划方法 | 第27-31页 |
·行道树现状 | 第27页 |
·公园及庭院植物现状 | 第27-28页 |
·豫南木本植物生长适应性分析 | 第28-31页 |
·罗山县城绿地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第31-35页 |
·绿地系统部健全 | 第31页 |
·绿地指标偏低,城市绿化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 第31页 |
·专业技术人员少,养护水平低 | 第31-32页 |
·绿化树种运用较为单调 | 第32-34页 |
·公园及庭院植物现状 | 第34-35页 |
5 豫南小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分析 | 第35-46页 |
·道路绿地配置形式 | 第35-39页 |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 | 第39-40页 |
·居住区绿地树种选择 | 第40-41页 |
·可增加的观赏灌木树种 | 第41-42页 |
·景观分区规划布局 | 第42页 |
·防护绿地植物配置 | 第42-43页 |
·生产绿地植物配置 | 第43页 |
·罗山县县城绿地植物选择注意的问题 | 第43-46页 |
·强调木本植物的应用 | 第43页 |
·乔木的配置 | 第43页 |
·灌木的配置 | 第43页 |
·大力开发乡土植物 | 第43-44页 |
·树种比例合理,形成植物群落 | 第44页 |
·注重绿化美化功能 | 第44页 |
·重视绿量问题 | 第44页 |
·植物层次及季相变化 | 第44-46页 |
·增加绿化树种 | 第44-45页 |
·重视对观叶、观花、观果植物的应用 | 第45-46页 |
6 结论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6页 |
·豫南小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展望 | 第46-48页 |
附表 | 第48-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英文摘要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