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综述 | 第7-26页 |
一、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第7-16页 |
(一) 病名 | 第7页 |
(二) 病因 | 第7-11页 |
(三) 证候分类 | 第11页 |
(四) 肩周炎的中医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五) 祖国医学治疗肩周炎的概况 | 第12-16页 |
二、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第16-26页 |
(一) 常见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16-19页 |
(二) 发病机理 | 第19-20页 |
(三) 肩周炎组织病理学改变 | 第20-21页 |
(四) 肩周炎的分类分期 | 第21-22页 |
(五) 鉴别诊断 | 第22-23页 |
(六) 现代医学治疗肩周炎的概况 | 第23-26页 |
临床观察 | 第26-3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一) 临床资料 | 第26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三) 病例纳入剔除标准及排除标准 | 第27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三、观察指标 | 第28-29页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29页 |
五、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 第29-30页 |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值(VAS评分)比较(X士)s | 第30-31页 |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范围(ROM评分)比较(X士S) | 第31-32页 |
(四) 总体疗效评价 | 第32-34页 |
讨论 | 第34-38页 |
一、中药熏洗治疗肩周炎作用机理 | 第34页 |
二、中药外洗方的方药组成、用药特点 | 第34-36页 |
(一) 方药组成 | 第34-35页 |
(二) 组方功效特点 | 第35页 |
(三) 外洗方药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35-36页 |
(四) 中药熏洗疗法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 第36页 |
三、推拿手法作用机理 | 第36-37页 |
四、手法中穴位选择 | 第37页 |
五、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存在的相关问题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