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不同地理种群生态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1 引言第14-30页
   ·大豆蚜简介第14-22页
     ·地理分布及种群动态第15-16页
     ·大豆蚜的生物学特征第16-17页
     ·大豆蚜在夏寄主上的发生状况及发生条件第17-18页
     ·大豆蚜的种群适应性第18-21页
     ·大豆蚜的天敌第21-22页
   ·大豆蚜的危害第22-23页
   ·大豆蚜的综合防治第23-26页
     ·预测预报第24页
     ·化学防治第24-25页
     ·农业防治第25页
     ·生物防治第25-26页
   ·分子遗传标记在大豆蚜中的应用第26-28页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蚜虫中的应用第26-27页
     ·蚜虫的遗传变异和系统分化第27页
     ·大豆蚜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第27-28页
   ·目的意义第28-3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供试大豆品种第30页
   ·供试虫源第30页
   ·试验器材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31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的形态差异第30-31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生长发育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第31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低温诱导及环境光周期的影响第31页
   ·数据分析第31-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47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的形态差异第32-36页
     ·形态参数比较第32-34页
     ·大豆蚜体型大小比较第34-36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生长发育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第36-43页
     ·存活比较第36-39页
     ·若虫和成虫发育历期比较第39页
     ·繁殖力比较第39-42页
     ·内禀增长力第42-43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低温诱导及环境光周期的影响第43-47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的低温诱导第43-44页
     ·大豆蚜各蚜型产生与产仔天数的关系第44-47页
4 讨论第47-50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的形态变异第47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生长发育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第47-48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低温诱导及环境光周期的影响第48-50页
5 结论第50-52页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的形态变化第50页
   ·初步明确了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生长发育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第50页
   ·明确了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低温诱导及环境光周期的关系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附录第60-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来杂草假苍耳化感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大豆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