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文献评价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18-19页 |
第2章 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一般理论 | 第19-29页 |
·金融资源的属性与层次划分 | 第19-21页 |
·金融资源的属性 | 第19-20页 |
·金融资源的层次划分 | 第20-21页 |
·金融资源开发的主体与原则 | 第21-23页 |
·金融资源开发的主体 | 第21-22页 |
·金融资源开发的原则 | 第22-23页 |
·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第23-25页 |
·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模型 | 第23-24页 |
·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24-25页 |
·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第25-29页 |
·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微观角度 | 第25-27页 |
·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宏观角度 | 第27-29页 |
第3章 中国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29-41页 |
·我国金融资源的分布状态 | 第29-37页 |
·我国金融资源的总体状况 | 第29-32页 |
·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 第32-36页 |
·我国金融资源分布差异下的地区经济差异 | 第36-37页 |
·我国金融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 第37-38页 |
·地区经济市场化水平差异 | 第38页 |
·二元经济与一元金融调控政策的矛盾 | 第38-39页 |
·金融支持的地区差异 | 第39页 |
·金融微观主体的效率原则 | 第39-41页 |
第4章 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1-49页 |
·方法选择 | 第41-43页 |
·变量的选择 | 第43-44页 |
·实证检验 | 第44-49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4-45页 |
·协整检验 | 第45-46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6-47页 |
·实证的结论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9-54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9页 |
·政策建议 | 第49-54页 |
·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对东部地区的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