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调解程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家事调解的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家事调解的含义及范围 | 第13-16页 |
·家事调解的含义 | 第13-15页 |
·家事调解的范围 | 第15-16页 |
·家事调解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域外家事调解程序的考察 | 第19-25页 |
·域外家事调解概况 | 第19-22页 |
·德国家事调解程序 | 第19页 |
·日本家事调停程序 | 第19-20页 |
·英国家事调解程序 | 第20-21页 |
·美国家事调解程序 | 第21-22页 |
·澳大利亚家事调解程序 | 第22页 |
·我国对域外家事调解程序的借鉴 | 第22-25页 |
·关于家事调解程序的法律地位 | 第22-23页 |
·关于家事调解程序的启动 | 第23页 |
·关于家事调解程序的主持者 | 第23-24页 |
·关于家事调解的治疗理念 | 第24页 |
·关于家事调解协议的效力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家事调解的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我国法院外家事调解的现状 | 第25-31页 |
·法院外家事调解组织 | 第25-26页 |
·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实证分析 | 第26-29页 |
·乡镇调解中心(司法所)调解的实证分析 | 第29-31页 |
·我国法院家事调解的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我国法院家事调解的实证调查 | 第31-33页 |
·法院调解的分析 | 第33-34页 |
·调解组织的比较分析——从当事人的选择的角度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我国家事调解程序的基本设想 | 第37-49页 |
·家事调解程序的前置化 | 第37-40页 |
·家事调解程序前置理念的提出 | 第37-38页 |
·家事调解程序前置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家事调解程序前置的可行性 | 第39-40页 |
·家事调解程序的主体 | 第40-41页 |
·家事调解的主持者 | 第41页 |
·家事调解当事人 | 第41页 |
·家事调解第三人 | 第41页 |
·家事调解程序的基本框架 | 第41-44页 |
·家事调解程序的启动 | 第42页 |
·家事调解前的准备工作 | 第42-43页 |
·家事调解的过程 | 第43-44页 |
·家事调解程序的制度保障 | 第44-49页 |
·家事调解员的责任 | 第44-45页 |
·当事人权利的保障 | 第45-46页 |
·法院在家事调解程序中的地位 | 第46-47页 |
·家事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与救济 | 第47页 |
·惩戒制度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
附:关于晋西X 县家事纠纷调解机制的调查报告 | 第55-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