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生活服务复合空间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的对象和基本概念 | 第13-18页 |
·研究的对象 | 第13-14页 |
·研究的基本概念 | 第14-18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2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0-21页 |
·相关研究文献 | 第21-2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复合——大学学生生活服务空间的发展趋势 | 第25-47页 |
·我国大学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发展历史 | 第25-36页 |
·近代大学(1840年~1949年) | 第25-30页 |
·现代大学(1949年至今) | 第30-36页 |
·我国大学校园生活服务区现实状况 | 第36-44页 |
·老校区土地浪费,开发强度低 | 第36-37页 |
·新校区布局松散,尺度失常 | 第37-40页 |
·机动车严重影响人行 | 第40-41页 |
·校园规划结构单一,肌理粗糙 | 第41-42页 |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彻底 | 第42-44页 |
·复合空间理念将有力推进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 第44-45页 |
·多功能复合是我国大学校园生活服务设施的发展趋势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大学学生生活服务复合空间影响因素 | 第47-60页 |
·校园与城市关系的影响 | 第47-53页 |
·校同集中位于城市市区内 | 第48-51页 |
·校园与城市相融合 | 第51-52页 |
·校园位于城市郊区 | 第52-53页 |
·学生规模的影响 | 第53-59页 |
·小型校园 | 第53-54页 |
·中型校园 | 第54-57页 |
·大型及超大型校园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大学学生生活服务复合空间研究 | 第60-88页 |
·生活服务复合空间形态的组合类型 | 第60-68页 |
·集中式复合 | 第60-63页 |
·线性复合 | 第63-65页 |
·竖向叠加式复合 | 第65-66页 |
·三维立体式复合 | 第66-68页 |
·生活服务复合空间中不同功能的配置关系 | 第68-74页 |
·并置关系 | 第68-69页 |
·主从关系 | 第69页 |
·系列关系 | 第69-70页 |
·功能转换关系 | 第70-71页 |
·多功能关系 | 第71-72页 |
·增建关系 | 第72-73页 |
·与交往空间的复合关系 | 第73-74页 |
·功能复合设计方法 | 第74-87页 |
·学生食堂的功能复合 | 第74-77页 |
·学生宿舍的功能复合 | 第77-78页 |
·校园商业街的功能复合 | 第78-80页 |
·综合体 | 第80-83页 |
·进一步拓展的大学学生生活服务复合空间 | 第83-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结语 | 第88-89页 |
附录 案例资料搜集 | 第89-91页 |
三高校新校区学生生活服务设施情况比较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