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美术考古论文--古代建筑论文

无锡荣巷古镇民居建筑装饰初探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页
   ·研究现状与文献探讨第8-9页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9-10页
     ·研究对象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研究框架第10-13页
第二章 荣巷古镇民居建筑装饰概述第13-25页
   ·荣巷古镇及其民居建筑概况第13-16页
   ·荣巷古镇民居建筑装饰概况第16-21页
     ·荣巷民居建筑的装饰部位第16页
     ·荣巷民居建筑的装饰材料及其色彩第16-19页
     ·荣巷民居建筑的装饰工艺第19-21页
     ·荣巷民居建筑的装饰题材第21页
     ·荣巷民居建筑的装饰总体特点第21页
   ·荣巷古镇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发展的基本脉络第21-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荣巷古镇传统民居的装饰特征第25-50页
   ·大木作装饰第25-29页
     ·立柱第25-26页
     ·梁第26-27页
     ·瓜柱、穿枋第27页
     ·檩木、椽木第27-28页
     ·挂落、梁托和梁头第28-29页
   ·小木作装饰第29-32页
     ·门扇第29-31页
     ·裙板、栏杆和楼梯第31-32页
   ·门头装饰第32-40页
     ·荣巷现存传统门头第32-34页
     ·门头的基本样式第34-37页
     ·构件组成及其装饰第37-40页
   ·屋顶装饰及造型第40-44页
     ·屋顶的样式第40页
     ·屋脊第40-43页
     ·瓦当第43-44页
   ·墙面装饰及造型第44-48页
     ·山墙第44-46页
     ·墙面窗第46-47页
     ·墙檐第47-48页
     ·影壁第48页
   ·地面铺装与图案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荣巷古镇民居中西合璧式建筑的装饰特征第50-64页
   ·装饰新形式第51-55页
     ·墙面形式第51页
     ·门头形式第51-52页
     ·门窗形式第52-53页
     ·屋脊形式第53页
     ·立柱形式第53-54页
     ·室内楼梯第54页
     ·石膏线条第54-55页
   ·装饰材料的演变第55-57页
     ·材料对建筑装饰的影响第55-57页
     ·装饰材料的演变及特点第57页
   ·从传统到中西合璧式装饰风格的演变特征第57-58页
   ·装饰的新旧关系第58-63页
     ·渐进式前进第58-59页
     ·突变式前进第59-60页
     ·倒退第60-61页
     ·新旧装饰的相互转化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荣巷古镇民居建筑装饰特征的文化内涵第64-74页
   ·荣巷古镇民居建筑装饰的社会文化背景第64-66页
     ·起源于农耕社会第64页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第64-65页
     ·近代外来文化的影响第65页
     ·多元文化的共存第65-66页
   ·荣巷古镇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第66-73页
     ·封建礼制的等级观念第66-67页
     ·尚德向善的道德追求第67-68页
     ·求福求祥的祈愿理想第68-70页
     ·勤勉务实的价值取向第70-71页
     ·经世致用的开放精神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语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锡传统民居庭院空间营造艺术初探
下一篇:陕西传统民间剪纸艺术造型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