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营养卫生、食品卫生论文--饮食卫生与食品检查论文--食品卫生与检验论文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微囊藻毒素研究概况第8-10页
     ·蓝藻水华的成因和危害第8-9页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第9-10页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第10页
   ·微囊藻毒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累积第10-13页
     ·自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在水生动物体内的生物累积第10-11页
     ·水生动物体内微囊藻毒素的生物累积第11-12页
     ·微囊藻毒素在水体食物链中的积累和迁移第12-13页
   ·生物体内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第13-16页
     ·物理化学检测法第13-14页
     ·生物法第14-15页
     ·免疫化学法第15-16页
   ·样品处理方法第16-18页
     ·提取溶剂第16页
     ·提取方法第16-17页
     ·样品净化第17-18页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HPLC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0-29页
   ·引言第20页
   ·材料与仪器第20-21页
     ·试剂第20页
     ·仪器与设备第20-21页
     ·标准溶液配制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2页
     ·藻毒素制备方法第21-22页
     ·液相色谱条件第22页
     ·LC-MS 条件第22页
   ·结果与讨论第22-28页
     ·藻毒素的制备第22-25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25页
     ·色谱柱的选择第25-26页
     ·柱温的选择第26页
     ·流动相梯度的优化第26-27页
     ·标准曲线第27-28页
   ·本章结论第28-29页
第三章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检测的样品处理方法优化第29-45页
   ·引言第29-30页
   ·材料与仪器第30页
     ·试剂第30页
     ·仪器与设备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2页
     ·样品取样第30-31页
     ·水产品基本成分的测定第31页
     ·样品处理方法第31-32页
     ·液相色谱条件第32页
     ·LC-MS 条件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44页
     ·水产品的主要成分含量第32-33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33-35页
     ·提取溶剂的用量第35-36页
     ·提取方式和时间的选择第36-37页
     ·干法和湿法提取效果比较第37页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第37-38页
     ·淋洗液的选择第38-39页
     ·洗脱液的选择第39页
     ·洗脱液用量的优化第39页
     ·柱流速的确定第39页
     ·考察柱子是否过载第39-40页
     ·回收率与精密度第40-43页
     ·质谱定性实验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和发光细菌法的初步探索第45-54页
   ·引言第45-46页
   ·材料与仪器第46-47页
     ·实验试剂第46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6-47页
   ·实验方法第47-48页
     ·样品处理方法第47页
     ·仪器条件第47-48页
     ·发光细菌法第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HPLC 法检测蛳螺样品第48-50页
     ·HPLC 法检测多种水产品第50-51页
     ·蓝藻毒素风险分析评价第51-52页
     ·发光细菌法的初步探索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液体介导的呕吐毒素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