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文本比对之壹:语言分析 | 第15-57页 |
1. 巽字用法:统计与分析 | 第16-54页 |
·"元"与"原" | 第16-36页 |
·"交"与"教" | 第36-44页 |
·"箇"与"个"及"個" | 第44-50页 |
·"褢"与"里"以及"裡1"与"裡2" | 第50-54页 |
2. 语言考證二则 | 第54-57页 |
·"禮任" | 第54-55页 |
·"更兼" | 第55-57页 |
第三章 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文本比对之贰:引书考證 | 第57-115页 |
1. 共同评论 | 第58-73页 |
·六条陈夀评 | 第58-66页 |
·二條裴松之论 | 第66-70页 |
·二條习鑿齿论 | 第70-73页 |
2. 其他共同正文 | 第73-104页 |
·《三国志》 | 第73-93页 |
·《资治通鑑纲目》与《三国志》 | 第93-104页 |
3. 小结:以"演义所引《三国志》異文考證"为中心 | 第104-115页 |
·前二节引书考證之结论 | 第105-107页 |
·前二节引书考證之馀论 | 第107页 |
·演义所引《三国志》巽文考證 | 第107-11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115-117页 |
1. 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文本特徵总结 | 第115-116页 |
2. 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先後问题以及各自文本的成书年代问题 | 第116页 |
3. 馀论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2页 |
後记 | 第122-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