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声心动图的心功能指数计算机测量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节 心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心功能的主要临床测量方法 | 第8页 |
第三节 超声心动图测量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第8-10页 |
第二章 测量系统的原理及基本框架 | 第10-14页 |
第一节 M型超声心动图与超声多普勒心动图 | 第10页 |
第二节 E/A值的测量 | 第10-11页 |
第三节 EF指数的测量 | 第11页 |
第四节 TEI指数的测量 | 第11-12页 |
第五节 软件系统设计的框架 | 第12-14页 |
第三章 图像读取及预处理 | 第14-21页 |
第一节 超声图像的读取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图像滤波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直方图灰度变换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形态学运算 | 第18-21页 |
第四章 周期图像的提取 | 第21-26页 |
第一节 心动周期的估测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血流频谱单周期图像的提取 | 第22-24页 |
第三节 M型单周期图像的提取 | 第24-26页 |
第五章 包络提取及优化 | 第26-33页 |
第一节 基于snake模型的动态规划法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基于三维的边界对同时检测方法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基于格雷厄姆扫描算法的包络优化 | 第31-33页 |
第六章 特征点提取与参数计算 | 第33-39页 |
第一节 EA值的计算 | 第33-36页 |
第二节 TEI指数的计算 | 第36-38页 |
第三节 EF指数的计算 | 第38-39页 |
第七章 临床实验及结果 | 第39-43页 |
第一节 系统的构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分析及其测试结果 | 第40-4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第一节 心功能测量系统的评价 | 第43页 |
第二节 心功能测量系统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