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8-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汽车工业贡献度分析 | 第15-23页 |
·研究与开发指标 | 第15-16页 |
·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贡献度分析 | 第16-21页 |
·Cob-Douglas 生产函数分析 | 第16-19页 |
·索洛剩余分析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汽车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 第23-46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概述 | 第23-28页 |
·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 第23-24页 |
·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24-28页 |
·汽车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32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2页 |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第32-36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32-35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5-36页 |
·汽车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 第36-46页 |
·样本数据选取 | 第36页 |
·实证分析 | 第36-41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第四章 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 | 第46-55页 |
·从技术创新能力各要素入手,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第46-48页 |
·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合理把握创新模式,坚持自主研发 | 第48-55页 |
·模仿创新为主 | 第48-52页 |
·尝试自主创新 | 第52-55页 |
第五章 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保障 | 第55-60页 |
·提高R& D 研发投入 | 第55页 |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第55-56页 |
·实施自主品牌战略,鼓励自主研发 | 第56-57页 |
·引入政府主导合作创新机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 第57-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