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铁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铁路运输经济论文

高速铁路对城镇体系发展影响的研究--以建设中的京沪高铁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高速铁路相关的文献综述第12-14页
       ·高速铁路与枢纽地区各项设施的开发效益研究综述第12-13页
       ·高速铁路与人口聚集研究综述第13-14页
       ·高速铁路与地区发展研究综述第14页
     ·城镇体系发展相关文献综述第14-17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第17页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7-19页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论文研究框架第18-19页
第二章 高速铁路对城镇体系发展影响理论研究第19-40页
 第一节 城镇体系发育发展理论框架第19-21页
     ·交通模式对城镇形态影响历程第19-20页
     ·城镇体系的产生及发展机制第20-21页
 第二节 高速铁路空间作用机理研究第21-35页
     ·高速铁路定义、特征及时空收缩模式第22页
     ·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第22-25页
     ·时空收缩对可流动要素的影响第25-27页
       ·时空收缩对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影响第25-26页
       ·时空收缩对资本要素流动的影响第26页
       ·时空收缩对技术要素、信息要素流动的影响第26-27页
     ·贸易自由度对聚集租金的影响第27-29页
     ·高铁对沿线站点城市本地市场规模初次扩大的影响第29-32页
       ·聚集租金对新资本生成的影响第29-30页
       ·企业重定位对高铁沿线本地市场规模的影响第30-32页
     ·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及乘数效应对市场规模的第二次放大第32-35页
       ·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第32-33页
       ·乘数——加速效应第33-34页
       ·市场规模扩大拉动前后向产业发展引起的资本累加第34页
       ·非工业部门扩张导致的资本再累积第34-35页
 第三节 高速铁路对城镇体系组织结构模式的影响第35-39页
     ·高速铁路对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结构的影响第35-37页
       ·城镇职能组合结构第35-36页
       ·高速铁路对沿线设站城市第三产业的影响第36-37页
       ·高铁沿线第三产业发达的高铁交通枢纽型城镇体系第37页
     ·高速铁路对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影响第37-39页
 第四节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日本新干线对日本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分析第40-63页
 第一节 日本新干线铁路网概述第40-44页
     ·日本新干线运行和在建现状概述第40-41页
     ·日本新干线对沿线区县经济影响概述第41-44页
       ·新千线沿线地区吸引较多人口第41-42页
       ·新干线有助于沿线工商企业发展第42-43页
       ·新干线增加沿线城市就业机会第43-44页
 第二节 日本新干线对沿线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演化影响分析第44-55页
     ·日本新干线对城镇体系人口聚集空间结构演化影响分析第45-52页
       ·人口向新干线沿线及沿线都市圈聚集第47-49页
       ·新干线加大沿线区县人口聚集差距第49-52页
     ·日本新干线对沿线地区城镇等级结构影响差异分析第52-55页
       ·东海道新干线对沿线地区城镇等级结构影响分析第52-54页
       ·东北新干线对沿线地区城镇等级结构影响分析第54-55页
 第三节 日本新干线对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影响分析第55-61页
     ·基于区位嫡分析的东海道新干线沿线城镇职能结构演化第56-60页
       ·东海道新千线促进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第59-60页
       ·东海道新干线对沿线第二产业的影响第60页
     ·东海道新干线沿线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空间演化第60-61页
 第四节 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预测第63-88页
 第一节 京沪高铁及沿线城市经济情况概述第63-68页
     ·京沪高铁概述第63-64页
     ·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经济情况概况第64-68页
       ·京沪高铁沿线人口概况第64-66页
       ·京沪高铁沿线地区地区生产总值概况第66-68页
 第二节 京沪高铁对沿线可达性影响的差异研究第68-74页
     ·高速铁路对沿线可达性影响差异模型第68-69页
     ·京沪高铁沿线可达性差异实证研究第69-74页
 第三节 京护高铁对沿线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演化影响第74-82页
     ·京沪高铁对城镇体系人口聚集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第74-77页
       ·人口向京沪高铁及沿线都市圈聚集的趋势第74-76页
       ·京沪高铁加大沿线区县人口聚集差距的趋势第76-77页
     ·京沪高铁对沿线地区城镇等级结构影响第77-82页
       ·京沪高铁苏南段对沿线地区城镇等级结构影响第77-79页
       ·京沪高铁山东段对沿线地区城镇等级结构影响第79-82页
 第四节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影响第82-86页
     ·基于区位嫡分析的京沪高铁沿线城镇职能结构演化第82-83页
     ·京沪高铁沿线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空间演化第83-86页
       ·京沪高铁对山东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空间演化影响差异第83-85页
       ·京沪高铁对江苏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空间演化影响差异第85-86页
 第五节 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耐用品与非耐用品生产企业之间的技术授权问题
下一篇: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