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我国传统培土机分类 | 第12-13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新型烟草培土机培土器的设计 | 第14-22页 |
| ·烟草培土机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 ·烟草培土机整体结构 | 第14-15页 |
| ·烟草培土机工作原理 | 第15页 |
| ·烟草培土机培土器结构和参数设计 | 第15-21页 |
| ·烟草培土器结构图 | 第15页 |
| ·旋耕刀片的选用 | 第15-17页 |
| ·旋耕刀刀座的选用 | 第17-18页 |
| ·绞龙的设计 | 第18-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新型烟草培土机动力机功率的确定 | 第22-39页 |
| ·扭矩测量方法及原理 | 第22-23页 |
| ·电阻应变片的布置与组桥方式 | 第23页 |
| ·实验条件与设备 | 第23-24页 |
| ·DH5920 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简介 | 第24-26页 |
| ·DH5920 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技术指标 | 第24-25页 |
| ·DH3810 应变适调器技术指标 | 第25页 |
| ·DH5920 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 ·电阻应变传递器(集流环)简介 | 第26-27页 |
| ·主要用途 | 第26-27页 |
| ·主要技术性能 | 第27页 |
| ·工作原理 | 第27页 |
| ·实验过程 | 第27-34页 |
| ·软件的安装 | 第27-28页 |
| ·桥路类型的选择 | 第28-30页 |
| ·通道参数的设置 | 第30-31页 |
| ·采样频率的设置 | 第31页 |
| ·培土机空转情况下信息采集 | 第31-32页 |
| ·培土机工作情况下信息采集 | 第32-34页 |
| ·机具功率的确定 | 第34-37页 |
| ·培土中绞龙消耗功率的确定 | 第34-35页 |
| ·滚动阻力消耗功率的计算 | 第35-36页 |
| ·传动系统效率的确定 | 第36-37页 |
| ·烟草培土机功率的确定 | 第37页 |
| ·烟草培土机其他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绞龙螺旋叶片的静力分析 | 第39-50页 |
| ·螺旋叶片的三维实体建模 | 第39-40页 |
| ·Pro/ENGINEER 软件简介 | 第39页 |
| ·螺旋叶片的三维实体模型 | 第39-40页 |
| ·基于ANSYS 的绞龙螺旋叶片的有限元静力分析 | 第40-41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40页 |
| ·ANSYS 软件简介 | 第40-41页 |
| ·建立ANSYS11.0 与Pro/ENINEER4.0 的软件接口 | 第41-42页 |
| ·螺旋叶片的静力分析 | 第42-49页 |
| ·选择单元类型 | 第42-43页 |
| ·定义材料属性 | 第43页 |
| ·网格划分 | 第43-44页 |
| ·施加载荷 | 第44-46页 |
| ·求解和后处理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绞龙轴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50-59页 |
| ·模态分析技术及应用 | 第50页 |
| ·基于ANSYS 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50-51页 |
| ·模态分析边界条件的定义 | 第51页 |
| ·绞龙轴的模态分析 | 第51-58页 |
| ·绞龙轴的自由模态分析 | 第51-55页 |
| ·绞龙轴的约束模态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