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诗词语误释厘正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对关键词语不做注释或做想当然的分析,造成误释第10-20页
 (一) 释“王孙自可留”的“自”第10-13页
 (二) 释“空山不见人”的“空”第13-15页
 (三) 释“送君不觉有离伤”的“不觉”第15-16页
 (四) 释“掩鼻计成终不觉”的“不觉”第16-18页
 (五) 释“春眠不觉晓”的“不觉”第18-20页
二、不仔细联系作品的语境,笼统解释或轻易用词语的现代义项去解析诗句,造成误释第20-34页
 (一) 释“最是湖东行不足”的“不足”第20-23页
 (二) 释“疑是地上霜”的“疑是”第23-27页
 (三) 释“三月三日天气新”的“天气”第27-29页
 (四) 释“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还”第29-31页
 (五) 释“何事入罗帏”的“何事”第31-34页
三、以词语的某一常见义项(不考虑词语的其他义项),去猜度诗句的含义,造成误释第34-45页
 (一) 释“锦瑟无端五十弦”的“无端”第34-36页
 (二) 释“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想”第36-40页
 (三) 释“处处闻啼鸟”的“处处”第40-43页
 (四) 释“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第43-45页
四、不了解或忽视古汉语的特殊语法修辞现象(诸如词类活用通假、互文等),造成误释第45-55页
 (一) 释“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的“凋”、“杂”和“暗”第45-48页
 (二) 释“不觉前贤畏后生”的“不觉”和“畏”第48-49页
 (三) 释“便下襄阳向洛阳”的“便”第49-52页
 (四) 释“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寒”和“老”第52-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乐舞诗研究
下一篇:林杉、徐复观关于《文心雕龙》文体观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