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 ·水体中氨氮的污染状况 | 第10-14页 |
| ·水体中氨氮污染的现状 | 第10-11页 |
| ·水中氮的来源 | 第11-13页 |
| ·氮的危害 | 第13-14页 |
| ·脱氮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 ·物理化学法 | 第14-15页 |
| ·生物脱氮法 | 第15-21页 |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综述 | 第21-32页 |
|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 第21-23页 |
| ·固定化的一般过程和载体的选择 | 第23-25页 |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生物脱氮领域中的应用 | 第27-32页 |
| 第二章 课题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2-36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32-34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页 |
| ·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包埋固定化菌颗粒对污水深度处理的小试实验研究 | 第36-56页 |
| ·苏州市某污水厂运营情况简介 | 第36页 |
| ·污水厂废水的来源和工艺流程 | 第36-38页 |
| ·实验目的 | 第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 ·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 ·废水水质 | 第39-40页 |
| ·测试的项目与方法 | 第40页 |
| ·实验方案 | 第40-4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54页 |
| ·包埋菌颗粒的驯化 | 第41-44页 |
| ·高负荷条件下包埋菌颗粒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44-45页 |
| ·进水负荷对包埋菌颗粒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 ·HRT 对包埋菌颗粒去除COD 效果的影响 | 第46-49页 |
| ·系统出水亚硝酸盐氮和硝酸氮的积累情况 | 第49-51页 |
| ·实验过程中pH 的变化情况 | 第51-52页 |
| ·反应器内包埋菌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包埋固定化菌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工程性试验 | 第56-91页 |
| ·实验目的 | 第56页 |
| ·中试实验概况 | 第56-58页 |
| ·生物预处理工程性实验方案设计 | 第58-61页 |
| ·试验材料、装置及工艺流程 | 第58-60页 |
| ·工程实验过程及运行方法 | 第60-61页 |
| ·水质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6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1-89页 |
| ·HRT 对包埋菌颗粒流化床的影响 | 第62-65页 |
| ·DO 对包埋菌颗粒流化床的影响 | 第65-69页 |
| ·填充率对包埋菌颗粒流化床的影响 | 第69-75页 |
| ·汛期及丰水期内包埋菌流化床的运行状况 | 第75-81页 |
| ·结合常规工艺的包埋菌流化床的运行状况 | 第81-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91-95页 |
| ·结论 | 第91-93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93-94页 |
| ·不足和建议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