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42页 |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 | 第13-31页 |
综述二 骨重建的研究进展 | 第31-4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2-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8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动物 | 第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实验试剂 | 第42页 |
·实验药品 | 第42-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3页 |
·随机分组 | 第43页 |
·给药方法 | 第43-44页 |
·取材前的准备 | 第44页 |
·实验室检查标本制作及指标检查方法 | 第44-45页 |
·骨密度标本的制作及测量 | 第45页 |
·免疫组化 | 第45-47页 |
·图像的采集 | 第47页 |
·光密度测量 | 第47-48页 |
·统计分析 | 第48页 |
2 结果 | 第48-52页 |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实脸大鼠一般情况 | 第48-49页 |
·各组大鼠骨密度值的比较 | 第49页 |
·各组大鼠血清中E2、CT、IGF-Ⅰ值变换的比较 | 第49-51页 |
·各组大鼠VEGF表达的MOD值变化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66页 |
·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组方依据 | 第54-55页 |
·补肾增骨方对去势大鼠BMD影响及其意义 | 第55-57页 |
·补肾增骨方对去势大鼠骨转换生化指标E2的影响及其意义 | 第57-59页 |
·补肾增骨方对去势大鼠骨转换生化指标CT的影响及其意义 | 第59-60页 |
·补肾增骨方对血清中IGF-Ⅰ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 | 第60-63页 |
·补肾增骨方对去势大鼠骨中VEGF表达影响及其意义 | 第63-65页 |
·补肾增骨方机制 | 第65-66页 |
4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硕士期间的工作、发表的论文及著作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5页 |
附图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