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50页 |
·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纳米药物载体的特点 | 第14-15页 |
·纳米药物载体的分类及优点 | 第15-16页 |
·两亲性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纳米粒子 | 第17-19页 |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自组装纳米粒子 | 第19-21页 |
·两亲性聚电解质复合形成的纳米粒子 | 第21-23页 |
·树枝状聚合物形成的纳米粒子 | 第23-24页 |
·改性多糖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24-38页 |
·壳聚糖(Chitosan)及其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研究 | 第24-29页 |
·普鲁兰多糖(Pullulan)及其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研究 | 第29-32页 |
·葡聚糖(Dextran)及其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研究 | 第32-33页 |
·肝素(Heparin)及其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研究 | 第33-34页 |
·藻酸盐(Alginate)及其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研究 | 第34-35页 |
·环糊精(Cyclodextrin)及其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研究 | 第35-37页 |
·可德兰(Curdlan)多糖及其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研究 | 第37-38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38-40页 |
·新型两亲性共聚物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多糖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39页 |
·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溶液性质考察、自聚集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第39-40页 |
·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多糖自聚集纳米粒子作为小分子药物载体的研究 | 第40页 |
·载药CCMC纳米粒子的体外抗瘤实验 | 第40页 |
·载药CCMC纳米粒子及游离药物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评价、体内组织分布及抗肿瘤药效学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0页 |
第二章 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50-66页 |
·前言 | 第50-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羧甲基可德兰的制备 | 第52页 |
·羧甲基取代度的检测 | 第52-53页 |
·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衍生物(CCMC)的制备 | 第53页 |
·胆固醇取代度的测定 | 第53-54页 |
·CMC和CCMC的FT-IR、~1H-NMR、DSC和XRD表征 | 第5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羧甲基可德兰的制备 | 第54-56页 |
·羧甲基可德兰的结构表征 | 第56-57页 |
·羧甲基取代度的检测 | 第57-59页 |
·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衍生物的制备 | 第59页 |
·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 第59-60页 |
·可德兰及其衍生物的物理特征 | 第60-61页 |
·CCMC中胆固醇取代度的检测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三章 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物化性质 | 第66-83页 |
·前言 | 第66-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7页 |
·CCMC的自聚集行为及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第67-68页 |
·CCMC自聚集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68页 |
·CCMC自聚集纳米粒子的形态观察 | 第68页 |
·CCMC自聚集纳米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检测 | 第68-69页 |
·冻干过程对自聚集纳米粒子形态的影响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9页 |
·CCMC的自聚集行为及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第69-71页 |
·CCMC的自聚集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形态观察 | 第71-78页 |
·CCMC的自聚集纳米粒子形成机制探讨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第四章 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衍生物自聚集纳米粒子载药及体外细胞实验 | 第83-101页 |
·前言 | 第83-84页 |
·实验部分 | 第84-8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84-85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85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的形态观察及粒径分析 | 第85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中表阿霉素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85-86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的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 第86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 | 第86页 |
·细胞培养液的配制 | 第86-87页 |
·HeLa细胞的复苏及培养 | 第87页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87页 |
·细胞摄取实验 | 第87-88页 |
·统计方法 | 第8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8-96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第88-90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中表阿霉素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90-91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 第91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 | 第91-93页 |
·HeLa细胞培养 | 第93页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93-95页 |
·细胞摄取实验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第五章 载药胆固醇基-羧甲基可德兰自聚集纳米粒子的药动学、组织分布与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 第101-119页 |
·前言 | 第101页 |
·实验部分 | 第101-10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101-102页 |
·大鼠血浆中表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02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102页 |
·载药纳米粒子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第102-103页 |
·大鼠组织中表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03-104页 |
·大鼠组织中表阿霉素含量的测定 | 第104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的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 第104-105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0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5页 |
·大鼠血浆中表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05-106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106-107页 |
·载药纳米粒子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第107-109页 |
·大鼠组织中表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09-112页 |
·大鼠组织中表阿霉素含量的测定 | 第112-113页 |
·载药CCMC3.5自聚集纳米粒子的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 第113-115页 |
·小结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全文总结 | 第119-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