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目前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CH_4 排放 | 第15-17页 |
·N_2O 排放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目标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22-33页 |
·稻田CH_4 和N_2O 数据库建设 | 第22-25页 |
·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数据分类 | 第23-25页 |
·统计分析 | 第25页 |
·大田试验观测 | 第25-29页 |
·观测要素和试验仪器 | 第25页 |
·CH_4 和N_2O 测定设备和性能测试 | 第25-29页 |
·试验设计 | 第29-33页 |
·氮、磷用量增减对双季稻田CH_4 和N_2O 的影响 | 第29-31页 |
·有机无机配施对双季稻田CH_4 和N_2O 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稻田CH_4和N_2O 排放及减排整合分析 | 第33-45页 |
·统计分析结果 | 第33-35页 |
·数据分布检验 | 第33-34页 |
·我国不同稻作区CH_4 和N_2O 排放分布特征 | 第34页 |
·影响我国稻田CH_4 和N_2O 排放的水肥管理因素 | 第34-35页 |
·稻田CH_4 排放 | 第35-37页 |
·水分管理方式 | 第35页 |
·非水稻生长期水分状态 | 第35-36页 |
·有机添加物种类 | 第36页 |
·化学氮肥种类 | 第36页 |
·化学氮肥数量 | 第36-37页 |
·稻田N_2O 排放 | 第37-40页 |
·水分管理方式和氮投入总量 | 第37-39页 |
·非水稻生长季节水分状态 | 第39-40页 |
·稻田CH_4 和N_2O 综合分析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我国稻田CH_4 减排途径 | 第41-42页 |
·我国稻田N_2O 减排途径 | 第42-43页 |
·稻田CH_4 和N_2O 排放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和减排对策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氮、磷肥用量对双季稻田CH_4和N_2O 排放的影响 | 第45-51页 |
·双季稻田CH_4 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45-46页 |
·双季稻田N_2O 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46-47页 |
·氮、磷用量对双季稻不同生育期CH_4 排放的影响 | 第47-48页 |
·氮、磷用量对双季稻田N_2O 排放的影响 | 第48-49页 |
·氮、磷肥用量对双季稻田综合温室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有机无机配施对双季稻田CH_4和N_2O 排放的影响 | 第51-59页 |
·CH_4 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51-52页 |
·N_2O 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8页 |
·有机物料种类对双季稻田CH_4 和N_2O 排放的影响机理 | 第53-54页 |
·影响双季稻田CH_4 和N_2O 排放的环境因素 | 第54-56页 |
·双季稻田CH_4 和N_2O 排放的关系 | 第56-57页 |
·有机无机配施对综合温室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稻田CH_4 和N_2O 整合分析 | 第59页 |
·田间试验观测 | 第59-60页 |
·创新性 | 第60页 |
·研究特色 | 第60页 |
·创新点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