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介孔分子筛Fe-MCM-41的合成及其催化作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介孔材料的研究历程及现状第13-15页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机理第15-18页
     ·液晶模板机理第15页
     ·协同作用机理第15-16页
     ·层状中间相转化机理第16-17页
     ·中性模板剂合成机理第17-18页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第18-22页
     ·碱性条件下合成介孔分子筛第18-20页
     ·酸性条件下合成介孔分子筛第20页
     ·中性条件下合成介孔分子筛第20-22页
   ·介孔分子筛MCM-41的改性第22-23页
     ·金属改性第22-23页
     ·孔径调节第23页
   ·燃料油中硫化物的脱除第23-29页
     ·催化加氢脱硫(HDS)技术第24-25页
     ·氧化脱硫技术第25页
     ·生物脱硫技术第25-26页
     ·吸附脱硫技术第26-2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9-32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9-30页
     ·实验试剂第29页
     ·实验仪器第29-30页
   ·介孔材料Fe-MCM-41的制备第30页
     ·以EDTA为Fe3+络合剂制备Fe-MCM-41第30页
     ·以酒石酸为Fe3+络合剂制备Fe-MCM-41第30页
   ·Fe-MCM-41对模拟油氧化脱硫的催化性能试验第30-31页
     ·模拟油的配置第30页
     ·催化脱硫实验第30-31页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性实验第31页
   ·介孔分子筛的表征方法第31-32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2-51页
   ·以EDTA为Fe3+络合剂制备的Fe-MCM-41的表征与分析第32-36页
     ·pH对分子筛晶化程度的影响第32-33页
     ·晶化时间对分子筛晶化程度的影响第33-36页
   ·以酒石酸为Fe3+络合剂制备的Fe-MCM-41的表征与分析第36-47页
     ·Fe-MCM-41-T的XRD分析第36-37页
     ·Fe-MCM-41-T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第37-40页
     ·Fe-MCM-41-T(Ⅱ)的SEM-EDS分析第40-41页
     ·Fe-MCM-41-T(Ⅱ)的TEM与HRTEM分析第41-44页
     ·Fe-MCM-41-T(Ⅱ)的EPR分析第44-45页
     ·Fe-MCM-41-T(Ⅱ)的IR分析第45-47页
   ·Fe-MCM-41-T(Ⅱ)分子筛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第47-51页
     ·反应时间对催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7页
     ·催化剂的量对催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8-50页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第50-51页
第四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5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58-59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季铵盐插层剥离α-磷酸锆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下一篇:荧光发色团与镁铝水滑石的组装和光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