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链修饰纳米PS微球的制备及其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1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橡胶填料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 ·橡胶理想填料的提出 | 第15-18页 |
| ·核壳粒子做橡胶填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 ·交联PS核乳胶粒体系 | 第18-20页 |
| ·交联Pα-MS-AN核乳胶粒体系 | 第20-23页 |
| ·SiO2/聚合物壳核结构粒子体系 | 第23-24页 |
| ·国外有关橡胶理想填料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 ·新方法制备理想填料的探索 | 第27-31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38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1-33页 |
| ·主要药品及规格 | 第31页 |
| ·实验仪器设备及规格 | 第31-33页 |
| ·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 ·交联PS硬核的制备 | 第33页 |
| ·PS核的表面改性 | 第33-34页 |
| ·PI-OH的制备 | 第34页 |
| ·PS-PIp毛状微球的制备 | 第34页 |
| ·PS-Pip毛状微球填充丁苯橡胶 | 第34页 |
| ·性能及表征 | 第34-38页 |
| ·转化率的测定 | 第34-35页 |
| ·固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 ·乳胶粒径及形貌测定 | 第35-36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6页 |
| ·电导率测定羧基含量 | 第36-37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37页 |
| ·抽提率 | 第37页 |
| ·分子量测定 | 第37页 |
| ·硫化胶力学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67页 |
| ·单分散交联PS核的制备 | 第38-44页 |
| ·乳化剂不同复配比例对乳胶粒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交联剂用量对乳胶粒的影响 | 第40-42页 |
| ·不同加料方式对乳胶粒的影响 | 第42-44页 |
| ·PS核的表面官能化改性 | 第44-53页 |
| ·PS核微球表面羧基的引入 | 第45-48页 |
| ·马来酸酐引入羧基 | 第45-46页 |
| ·丙烯酸引入羧基 | 第46-48页 |
| ·PS核微球表面羧基含量的测定 | 第48-53页 |
| ·酰氯化反应 | 第53页 |
| ·PI-OH的制备 | 第53-57页 |
| ·活性阴离子聚合制备PI-OH | 第53-56页 |
| ·其他聚合方法制备PI-OH的探索 | 第56-57页 |
| ·PS-PI的制备 | 第57-61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57-58页 |
| ·核层与壳层连接方式的探讨 | 第58-61页 |
| ·PS-PI核壳纳米填料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 第61-67页 |
| ·接枝PI分子量对橡胶硫化时间的影响 | 第61-63页 |
| ·PS-PI粒子在丁苯橡胶中分散性的研究 | 第63-65页 |
| ·PS-PI粒子填充丁苯橡胶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