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免疫的未知木马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人工免疫与木马检测相关技术研究 | 第13-25页 |
·人工免疫系统 | 第13-21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生物原型 | 第13-16页 |
·人工免疫系统发展 | 第16-17页 |
·否定选择算法 | 第17-18页 |
·克隆选择算法 | 第18-19页 |
·动态克隆选择算法 | 第19-21页 |
·人工免疫在木马检测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木马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传统木马检测技术分析 | 第22-23页 |
·生物免疫系统应用在计算机安全检测中的可行性 | 第23-24页 |
·生物免疫系统原理应用在木马检测中的重要性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人工免疫相关算法设计与改进 | 第25-45页 |
·人工免疫相关概念 | 第25-27页 |
·人工免疫相关定义 | 第25-26页 |
·人工免疫与生物免疫概念对比 | 第26-27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应用步骤 | 第27页 |
·未成熟检测器生成算法改进 | 第27-32页 |
·已有未成熟检测器生成算法分析 | 第27-30页 |
·未成熟检测器生成算法改进 | 第30-32页 |
·成熟检测器生成与维护 | 第32-39页 |
·漏洞分析 | 第32-34页 |
·漏洞问题的解决 | 第34-35页 |
·成熟检测器生成算法改进 | 第35-37页 |
·成熟检测器检测抗原改进 | 第37-39页 |
·记忆检测器生成与维护 | 第39-43页 |
·记忆检测器的生成 | 第39页 |
·记忆检测器检测抗原 | 第39-41页 |
·记忆检测器的筛选改进 | 第41-43页 |
·记忆检测器的生命周期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基于人工免疫的未知木马检测模型设计与实现 | 第45-64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5-47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45-46页 |
·系统各模块关系 | 第46-47页 |
·特征提取模块 | 第47-50页 |
·数据包捕获 | 第47-49页 |
·数据包预处理 | 第49-50页 |
·数据集构造模块 | 第50-55页 |
·编码方式的选取 | 第50页 |
·特征字符串的选取 | 第50-52页 |
·自我集与非我集的构造 | 第52-54页 |
·检测器集的构造 | 第54-55页 |
·检测器生成与维护模块 | 第55-63页 |
·抗体与抗原匹配规则 | 第55-56页 |
·检测器亲和力的计算 | 第56-58页 |
·检测器的训练 | 第58-61页 |
·检测器检测抗原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实验测试以及结果分析 | 第64-71页 |
·实验环境 | 第64-65页 |
·实验步骤 | 第65-66页 |
·训练期 | 第65-66页 |
·检测期 | 第66页 |
·参数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66-70页 |
·未成熟检测器的耐受期 | 第67页 |
·成熟检测器个数 | 第67-68页 |
·成熟检测器激活阈值 | 第68-69页 |
·成熟检测器生命周期 | 第69-70页 |
·改进算法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1-73页 |
·论文结论 | 第71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科研项目情况 | 第80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