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5·12特大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看我国工程伦理问题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工程伦理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学位论文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汶川地震学校建筑倒塌暴露的工程问题 | 第19-28页 |
·决策、规划不科学 | 第19-22页 |
·学校建筑决策不科学 | 第19-20页 |
·学校建筑规划不科学 | 第20-22页 |
·工程相关利益机构的腐败 | 第22页 |
·设计、施工不规范 | 第22-26页 |
·借牌、挂牌现象 | 第22页 |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范 | 第22-24页 |
·土建活动过程不规范 | 第24-26页 |
·运行、更新不合理 | 第26-28页 |
·当地势力的介入 | 第26页 |
·政府职能部门疏于管理 | 第26-28页 |
3 汶川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的工程伦理分析 | 第28-41页 |
·工程伦理的基本问题 | 第28-29页 |
·以案例方法的工程伦理分析 | 第29-34页 |
·决策与规划 | 第29-31页 |
·设计与施工 | 第31-32页 |
·运行与更新 | 第32-34页 |
·以理论方法的工程伦理分析 | 第34-41页 |
·责任与权力 | 第34-35页 |
·风险与安全 | 第35-38页 |
·诚实与欺骗 | 第38-41页 |
4 汶川地震学校建筑倒塌引出的工程伦理建构 | 第41-51页 |
·借鉴我国古代建筑的伦理与技术思想 | 第41-45页 |
·以道驭术的伦理思想 | 第41-43页 |
·以柔克刚的技术思想 | 第43-45页 |
·宏观工程伦理环境的改善 | 第45-47页 |
·新闻媒体对现代工程的监督 | 第45-46页 |
·法律、法规和司法体系的完善 | 第46页 |
·国民基本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 | 第46-47页 |
·微观工程伦理环境的改善 | 第47-51页 |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的深入 | 第47页 |
·现代工程专业团体的推动 | 第47-49页 |
·工程伦理委员会的建立 | 第49页 |
·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的健全 | 第49-50页 |
·经典工程事故案例库的建立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