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绪论 | 第13-17页 |
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第13-14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地域文化相关概念 | 第17-24页 |
·地域文化形成的相关因素和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 第17-19页 |
(1) 自然环境因素 | 第17-18页 |
(2) 人文因素 | 第18-19页 |
·地域文化的概念 | 第19-21页 |
·地域文化的发展特点 | 第21-22页 |
·室内设计的文化性与地域性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应用现状 | 第24-31页 |
·当代地域文化室内设计思想的由来 | 第24-25页 |
·国内外应用典型实例 | 第25-28页 |
·国外应用典型实例 | 第25-26页 |
·国内应用实例分析 | 第26-28页 |
·重视地域文化所提倡的设计取向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 第31-55页 |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第31-37页 |
·尊重地域文化,肯定地域文化的原则 | 第31页 |
(1) “地域文化”的主导地位 | 第31页 |
(2) 积极肯定、理性分析“地域文化” | 第31页 |
(3) 了解地域性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 第31页 |
·地域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原则 | 第31-33页 |
(1) “守中”的道家思想 | 第31-32页 |
(2) 发展的继承地域文化 | 第32页 |
(3) 古为今用,意在创新 | 第32-33页 |
(4) 现代手法诊释“地域文化” | 第33页 |
·对于地域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 | 第33-34页 |
·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有机结合原则 | 第34-37页 |
(1) 以人为本,和谐共融 | 第35-36页 |
(2) 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 第36-37页 |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基本方法 | 第37-53页 |
·分析历史文脉,寻求切入点 | 第37-38页 |
·以地域文化作为空间的主题 | 第38-47页 |
·主题空间的优势 | 第38-39页 |
·空间主题的形 式类型 | 第39-40页 |
·主题空间的表现方法 | 第40-47页 |
·主题的烘托形式 | 第41-47页 |
·利用符号学隐喻和暗示地域文化主题 | 第41-46页 |
(1) 符号的含义和作用 | 第43-45页 |
(2) 形式符号的直接引用 | 第45页 |
(3) 形式符号的间接引用 | 第45页 |
(4) 潜在符号 | 第45-46页 |
(5) 主题与符号的关系 | 第46页 |
·叙事性 | 第46-47页 |
·结合主题重复的手法 | 第47页 |
·通过新的理念形式和技术表达地域文化 | 第47-49页 |
(1) 高技术的表现形式 | 第47-48页 |
(2) 结合新的设计理念和形式 | 第48-49页 |
·不同应用类型案例及其方法 | 第49-53页 |
(1) 侧重地域文化中自然环境特征的应用类型 | 第50页 |
(2) 侧重体现地域文化历史遗存的应用类型 | 第50-51页 |
(3) 侧重体现地域文化中产业特点的应用类型 | 第51-52页 |
(4) 多元化城市中外来地域文化的应用类型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实证研究 | 第55-63页 |
·“北湖九号”高尔夫会所 | 第55-59页 |
·注重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 第55-57页 |
·主题文化的引用 | 第57-58页 |
·现代符号美学和新技术对地域文化重新诠释 | 第58-59页 |
·个人的设计实践案例<一>---------尊皇西餐厅1,2 号 | 第59-60页 |
·个人的设计实践案例<二>---------安徽绿色生态食品专营店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部分参与或独立完成的主要设计项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