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陶瓷韧化研究的现状 | 第11页 |
·LiTaO_3韧化Al_2O_3结构陶瓷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纳米材料的特征效应 | 第12-16页 |
·表面与界面效应 | 第13-14页 |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4页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4-15页 |
·小尺寸效应 | 第15-16页 |
·LiTaO_3压电材料 | 第16-24页 |
·LiTaO_3的晶体结构 | 第16-19页 |
·LiTaO_3纳米粉体的制备工艺 | 第19-23页 |
·LiTaO_3的应用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材料制备与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实验的原料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材料制备与研究工艺路线 | 第26页 |
·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Scherrer方法计算晶粒尺寸 | 第26页 |
·相对密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测定 | 第27页 |
·断裂韧性的测定 | 第27-28页 |
·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28-30页 |
·XRD分析 | 第28-29页 |
·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29页 |
·透射电镜(TEM)观察 | 第29页 |
·高分辨(HREM)观察 | 第29-30页 |
第3章 不同粒径LiTaO_3粉体制备与表征 | 第30-38页 |
·纳米LiTaO_3粉体制备 | 第30-32页 |
·Ta-柠檬酸溶液的制备 | 第30-31页 |
·Li-柠檬酸溶液的制备 | 第31页 |
·溶胶与凝胶的形成 | 第31页 |
·凝胶的干燥 | 第31-32页 |
·纳米粉体煅烧 | 第32页 |
·不同煅烧温度对产物物相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温度煅烧的粉体晶粒尺寸表征 | 第33-37页 |
·Scherrer方法表征晶粒尺寸 | 第33-34页 |
·TEM表征晶粒尺寸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不同晶粒尺寸LiTaO_3对LTA陶瓷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第38-45页 |
·LiTaO_3/Al_2O_3复相陶瓷制备 | 第38页 |
·LiTaO_3/Al_2O_3复相陶瓷稳定性研究 | 第38-39页 |
·LiTaO_3/Al_2O_3复相陶瓷的相对致密度 | 第39-40页 |
·LiTaO_3/Al_2O_3复相陶瓷微观结构 | 第40-42页 |
·LiTaO_3/Al_2O_3复相陶瓷性能研究 | 第42-44页 |
·不同晶粒尺寸LiTaO_3对Al_2O_3相陶瓷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晶粒尺寸LiTaO_3对Al_2O_3陶瓷断裂韧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LiTaO_3/Al_2O_3复相陶瓷中LiTaO_3晶粒内的电畴结构 | 第45-54页 |
·LiTaO_3晶粒在LTA复合陶瓷中的分布 | 第45页 |
·LiTaO_3晶粒的晶界 | 第45-46页 |
·LiTaO_3晶粒内的电畴结构形态及分布 | 第46-49页 |
·Al_2O_3晶粒约束对LiTaO_3晶粒内电畴结构的影响 | 第49-50页 |
·LiTaO_3晶粒内90°尖劈状电畴的生长方式初步探讨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LiTaO_3/Al_2O_3复相陶瓷的韧化机制 | 第54-57页 |
·维氏压痕裂纹扩展观察 | 第54-55页 |
·LTA陶瓷复合材料断裂方式 | 第55页 |
·LTA陶瓷复合材料的韧化机制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