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基于通勤视角的北京城市职住空间均衡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1页
   ·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背景第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9-10页
   ·研究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0-11页
     ·本文研究的逻辑框架第10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0-11页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第11页
2 相关理论分析第11-23页
   ·职住均衡理论第11-17页
     ·职住均衡的概念与测度第11-13页
     ·职住的空间均衡第13-17页
   ·空间均衡与通勤行为第17-19页
   ·空间均衡与新城建设第19-21页
     ·卫星城与新城第19-20页
     ·北京新城空间格局的规划发展历程第20-21页
   ·影响职住空间均衡性的原因第21-23页
     ·影响就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第21页
     ·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第21-22页
     ·城市区位分化理论分析第22页
     ·竞租理论分析第22-23页
     ·推拉理论分析第23页
3 北京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第23-31页
   ·北京市空间结构研究范围的界定第23-24页
   ·人口分布第24-27页
     ·北京市人口的空间分布第25-26页
     ·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第26-27页
   ·产业结构第27-31页
     ·北京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及从业人员结构第27-29页
     ·北京市第二、三产业空间分布情况第29-31页
4 北京市总体通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第31-51页
   ·研究方法及方案第31-32页
     ·研究样本第31页
     ·测量工具--问卷结构第31-32页
   ·调研结果第32-48页
     ·调查样本社会经济属性描述第32-34页
     ·北京市通勤概况第34-39页
     ·北京市通勤状况满意度评价第39-41页
     ·综合分析第41-48页
   ·研究结论第48-51页
     ·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关系失衡第48-49页
     ·通勤模式主要以侧面通勤为主第49-50页
     ·房价和生活设施是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第50页
     ·收入、年龄、教育程度、房屋权属与通勤时间呈相关关系第50-51页
     ·交通系统、城市规划不合理以及高房价提升通勤成本第51页
5 北京市新城的通勤状况调研—以亦庄为例第51-62页
   ·亦庄新城发展概况第51-53页
   ·研究方法及方案第53页
   ·调研结果第53-61页
     ·调查样本社会经济属性描述第53-55页
     ·亦庄新城通勤概况第55-60页
     ·亦庄新城的居住评价第60-61页
   ·调研结论第61-62页
     ·亦庄新城职住分离现象严重、通勤压力较大第61页
     ·居住条件不完善制约新城发展第61-62页
     ·交通条件与新城发展不协调第62页
6 北京市职住空间失衡的原因分析第62-65页
   ·历史因素:单中心聚焦引发职住空间蔓延第62页
   ·政策因素1:住房制度改革和旧城改造政策加剧职住分离第62-63页
   ·政策因素2:产业布局政策推动职住空间失衡第63-64页
   ·市场因素:郊区房地产开发拉大职住空间距离第64-65页
   ·社会因素:居民观念转化产生职住空间新格局第65页
7 政策和措施建议第65-67页
   ·加强新城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第65-66页
   ·完善郊区产业政策第66页
   ·加强道路交通系统的建设第66-67页
   ·关注空间失衡状态下的低收入者第67页
8 结论及研究展望第67-70页
   ·总结第67-69页
     ·相关理论与文献方面第67-68页
     ·北京市职住空间均衡状态第68页
     ·造成北京市空间失衡的原因分析第68页
     ·政策建议方面第68-69页
   ·研究展望第69-70页
     ·指标建立方面第69页
     ·问卷收集方面第69页
     ·几点认识第69-70页
后记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图表索引第73-7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中的社会保障均等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