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30页 |
| ·纳米材料 | 第10-12页 |
| ·纳米材料定义及其结构 | 第10页 |
| ·纳米材料的发展 | 第10页 |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0-12页 |
| ·纳米Fe_3O_4粒子的表面改性 | 第12-15页 |
| ·表面化学改性 | 第12-13页 |
| ·溶胶-凝胶法改性 | 第13页 |
| ·沉淀反应改性 | 第13-14页 |
| ·聚合物包覆改性 | 第14-15页 |
| ·静电自组装改性 | 第15页 |
| ·磁性复合微球 | 第15-17页 |
| ·磁性复合微球的材料 | 第15-16页 |
|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结构类型 | 第16页 |
|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特点 | 第16-17页 |
| ·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7-24页 |
| ·包埋法 | 第17-18页 |
| ·单体聚合法 | 第18-24页 |
| ·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的应用 | 第24-28页 |
| ·细胞分离 | 第25页 |
| ·离子交换分离 | 第25页 |
| ·核酸分离 | 第25-26页 |
| ·靶向制剂 | 第26页 |
| ·固定化酶 | 第26-27页 |
| ·催化剂分离 | 第27页 |
| ·化工分离 | 第27-28页 |
| ·磁共振造影剂 | 第28页 |
| ·其他 | 第28页 |
| ·课题的立意及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 ·课题的立意和目的 | 第28-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第2章 单一表面活性剂对Fe_3O_4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 第30-39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 ·Fe_3O_4沉淀的形成机理 | 第31-32页 |
|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33页 |
| ·实验内容 | 第33-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 ·油酸钠用量的确定 | 第35页 |
| ·PEG用量的确定 | 第35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35-36页 |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6-37页 |
| ·红外分析 | 第37-38页 |
| ·磁性能分析(VSM)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3章 复合表面活性剂对Fe_3O_4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 第39-46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39-40页 |
| ·实验内容 | 第40-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42页 |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2-43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3-45页 |
| ·磁性能分析(VSM)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46-54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47-48页 |
| ·实验装置图 | 第48页 |
| ·实验试剂预处理 | 第48页 |
| ·磁核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48-49页 |
|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第49页 |
|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处理 | 第49页 |
|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结构表征 | 第49页 |
|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磁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第50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50-51页 |
| ·红外分析(FT-IR) | 第51-52页 |
| ·磁性能分析(VSM)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