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 1 前言 | 第9-14页 |
| ·烟叶成熟度与烤烟产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9-11页 |
| ·成熟度与烟叶外观特征的关系 | 第9-10页 |
| ·成熟度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 第10页 |
| ·成熟度与烟叶香气物质的关系 | 第10-11页 |
| ·烟叶烘烤的温、湿度因子与烤烟产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11-13页 |
| ·烟叶烘烤的温、湿度因子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11-12页 |
| ·烟叶烘烤的温、湿度因子对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6页 |
| ·供试材料 | 第14页 |
| ·试验地点 | 第14页 |
| ·主要栽培措施 | 第14页 |
| ·试验设计 | 第14-15页 |
| ·试验处理 | 第14-15页 |
| ·取样 | 第15页 |
| ·样品处理 | 第15页 |
| ·测定的项目和方法 | 第15页 |
| ·色素的测定方法 | 第15页 |
| ·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 | 第15页 |
| ·多酚类的测定方法 | 第15页 |
| ·石油醚提取物的测定方法 | 第15页 |
| ·干物质损失率和干叶重 | 第15页 |
|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39页 |
| ·各处理烟株鲜叶的化学物质含量差异比较 | 第16-18页 |
| ·各处理烟株鲜叶的化学物质含量变化 | 第16页 |
| ·各处理烟株鲜叶的化学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 第16-18页 |
| ·定色期湿球温度对各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化学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18-23页 |
| ·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18-19页 |
| ·总糖含量的变化 | 第19-20页 |
| ·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第20-21页 |
| ·总氮含量的变化 | 第21-22页 |
| ·烟碱含量的变化 | 第22-23页 |
| ·各处理 X2F、C3F、B2F 原烟的化学物质含量差异比较 | 第23-38页 |
| ·各处理 X2F、C3F、B2F 原烟的常规化学物质含量比较 | 第23-30页 |
| ·各处理 X2F、C3F、B2F 原烟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比较 | 第30-31页 |
| ·各处理 X2F、C3F、B2F 原烟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比较 | 第31-34页 |
| ·各处理 X2F、C3F、B2F 原烟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比较 | 第34-38页 |
| ·各处理原烟的外观品质和经济性状 | 第38-39页 |
| 4 结论 | 第39-43页 |
| ·翠碧一号烟株各部位不同成熟度鲜叶的化学物质含量变化规律 | 第39-40页 |
| ·烘烤定色期不同湿球温度对翠碧一号烟叶化学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 ·翠碧一号烟叶成熟度与烘烤定色期湿球温度的最佳配置方案选定 | 第40-43页 |
| ·烟株下部叶最佳配套方案的选定 | 第40-41页 |
| ·烟株中部叶最佳配套方案的选定 | 第41页 |
| ·烟株上部叶最佳配套方案的选定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