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7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本质方面的研究 | 第10页 |
·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和规则研究方面 | 第10-11页 |
·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设计、操作以及相关的制度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效果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对我国的适用性研究方面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以及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5页 |
·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 | 第15-17页 |
第2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及其实施效果 | 第17-29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 | 第17-18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操作框架 | 第18-25页 |
·通货膨胀目标的设定 | 第19-22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中央银行的操作目标、政策工具及参考变量 | 第22-25页 |
·通货膨胀预测模型的选择 | 第25页 |
·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评价 | 第25-29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特点 | 第25-27页 |
·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效果评价 | 第27-29页 |
第3章 我国货币供给量对物价水平的有效性分析 | 第29-40页 |
·目前我国货币供给量目标制与货币供给量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 | 第29-31页 |
·货币供给量与物价相关性的分析方法及数据选择 | 第31-33页 |
·方法说明 | 第31-32页 |
·中介目标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M1 作为中介目标对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3-35页 |
·M2 作为中介目标对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38页 |
·本章结论 | 第38-40页 |
第4章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条件的分析 | 第40-48页 |
·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 | 第40-41页 |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有利条件 | 第41-43页 |
·中央银行独立性不断提高 | 第41页 |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改善 | 第41-42页 |
·金融市场的发展日趋完善 | 第42-43页 |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不利条件 | 第43-46页 |
·将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很难实现 | 第43-44页 |
·中央银行的工具独立性有待加强 | 第44-45页 |
·我国的价格指数与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所要求的价格指数还有很大差距 | 第45页 |
·缺乏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 第45-46页 |
·金融体系的发展还不完备 | 第46页 |
·本章结论 | 第46-48页 |
第5章 我国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过渡的政策建议 | 第48-55页 |
·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 第48-50页 |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第48-49页 |
·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 第49-50页 |
·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 | 第50-53页 |
·建立高效、灵活、统一的货币市场 | 第50-51页 |
·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 第51-52页 |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明确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关系 | 第52页 |
·谨慎、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通货膨胀目标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顺畅 | 第52-53页 |
·合理选择通货膨胀盯住目标 | 第53页 |
·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 第53-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