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 杆状病毒的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杆状病毒的分类和生活形态 | 第9-10页 |
·杆状病毒基因 | 第10-11页 |
·功能基因分类 | 第10-11页 |
·结构蛋白基因 | 第11页 |
·杆状病毒的复制与感染 | 第11-13页 |
·杆状病毒的应用 | 第13-14页 |
2 蛋白激酶(PK) | 第14-16页 |
·病毒粒子相关的蛋白激酶 | 第14-15页 |
·VAPK 研究现状 | 第15页 |
·杆状病毒中的蛋白激酶(PK) | 第15-16页 |
3 层析技术及其应用 | 第16-21页 |
·原核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方法 | 第16-19页 |
·蛋白质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形式 | 第16页 |
·原核蛋白的分离与提纯 | 第16-18页 |
·分离纯化标签简介 | 第18-19页 |
·层析技术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亲和层析及其原理 | 第20-21页 |
4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AcMNPV 的pk-1 基因及其不同截短型序列的克隆 | 第22-34页 |
1 背景 | 第22页 |
2 材料 | 第22-25页 |
·大肠杆菌菌株 | 第22页 |
·病毒和 Bacmid | 第22页 |
·质粒和载体 | 第22-23页 |
·引物 | 第23-24页 |
·工具酶和相关试剂 | 第24页 |
·供试试剂盒 | 第24页 |
·电泳缓冲液 | 第24页 |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24-25页 |
3 方法 | 第25-29页 |
·大肠杆菌中AcBacmid 的提取 | 第25页 |
·PCR 反应体系和程序 | 第25-26页 |
·大肠杆菌中质粒的提取方法 | 第26-27页 |
·DNA 限制性酶切和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27-28页 |
·连接反应 | 第28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28-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pk-1 基因及其不同截短型序列的扩增 | 第29-30页 |
·重组克隆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30-31页 |
·pMAL-c2x/Z-Z5重组表达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31页 |
·pk-1 及其不同截短型序列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三章 AcMNPV 的pk-1 基因及其不同截短型序列的表达、纯化和磷酸化活性分析 | 第34-44页 |
1 背景 | 第34页 |
2 材料 | 第34-36页 |
·表达菌株 | 第34页 |
·培养基和缓冲液 | 第34-35页 |
·相关试剂和试验用品 | 第35页 |
·SDS-PAGE 电泳所需试剂 | 第35页 |
·SDS-PAGE 电泳凝胶的灌制 | 第35-36页 |
3 方法 | 第36-38页 |
·Rosett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6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转化 | 第36页 |
·MBP 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36-37页 |
·MBP 融合蛋白大规模表达 | 第37页 |
·亲和层析法纯化MBP 融合蛋白 | 第37-38页 |
·重组蛋白磷酸化活性测定 | 第3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pk-1基因及其不同截短型序列蛋白表达、纯化 | 第38-40页 |
·pk-1 基因及其对照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38-39页 |
·不同截短型序列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39-40页 |
·pk-1 基因及其不同截短型序列表达蛋白磷酸化活性测定 | 第40-42页 |
·重组表达蛋白及其磷酸化活性分析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第44-47页 |
1 总结 | 第44页 |
2 讨论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