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核异质温敏核不育系准S光合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进展 | 第11-13页 |
·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两系法杂交育种应用进展 | 第12-13页 |
·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细胞质效应的定义 | 第13-14页 |
·细胞质效应的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细胞质效应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 第15-16页 |
·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 第16-17页 |
·光合作用关键酶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 | 第18-19页 |
·实时定量PCR应用进展 | 第19-21页 |
·染料法 | 第20页 |
·探针法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3页 |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3页 |
·实验材料和菌株 | 第23页 |
·载体和主要试剂 | 第23页 |
·引物和常规药品 | 第23页 |
·仪器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33页 |
·生物产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4-26页 |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24-25页 |
·Rubisco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实时定量PCR检测光合基因的表达量 | 第26-33页 |
·引物设计 | 第26页 |
·总RNA的提取、纯度及完整性的检测 | 第26-27页 |
·总RNA的纯化及cDNA的合成 | 第27-28页 |
·引物的质量及可用性评估 | 第28-29页 |
·PCR产物的回收 | 第29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连接和转化 | 第29-31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1页 |
·序列比对分析 | 第31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31-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同核异质不育系生物产量的比较 | 第33页 |
·同核异质不育系光合特性的比较 | 第33-35页 |
·同核异质不育系功能叶光合色素的比较 | 第33-34页 |
·同核异质不育系净光合速率的比较 | 第34页 |
·同核异质不育系Rubisco活性的比较 | 第34-35页 |
·同核异质不育系光合基因的表达比较 | 第35-40页 |
·同核异质不育系光合基因表达实验条件的探讨 | 第35-38页 |
·总RNA完整性分析 | 第35-36页 |
·引物的选择及可用性评估 | 第36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和目的基因的测序结果 | 第36-37页 |
·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分析 | 第37-38页 |
·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 | 第38页 |
·荧光定量PCR重现性的分析 | 第38页 |
·同核异质不育系光合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细胞质效应的利用 | 第40页 |
·细胞质效应分子机理的初探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