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2页 |
·结核分枝杆菌的氧化还原蛋白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核苷酸还原酶及其氢供体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NrdH-redoxin的基本概述 | 第16-22页 |
第二章 前言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3-33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23-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46页 |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NrdH的理化性质 | 第33页 |
·亚细胞定位 | 第33-34页 |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nrdH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34页 |
·分枝杆菌属NrdH-redoxins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第34-35页 |
·nrdH基因在分枝杆菌属基因组中的分布 | 第35-36页 |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NrdH-redoxin序列的三级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NrdH-redoxins的同源及进化分析 | 第37-38页 |
·nrdH基因的PCR扩增和鉴定 | 第38-39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39页 |
·重组质粒序列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0-41页 |
·重组蛋白表达形式的鉴定以及纯化结果 | 第41-42页 |
·重组蛋白的浓度及活性测定 | 第42页 |
·NrdH-redoxin重组菌的生长曲线的测定和比较 | 第42-43页 |
·过表达NrdH-redoxin增加宿主菌对过氧化氢的耐受 | 第43-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