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和核磁共振技术的牛肉肉糜掺假和品质指标预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11页
英文缩略语第11-12页
第1章绪论第12-18页
    1.1引言第12页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2-13页
    1.3近红外技术在牛肉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第13-14页
        1.3.1牛肉新鲜度的检测第13-14页
        1.3.2牛肉营养品质的测定第14页
    1.4近红外和核磁共振技术在牛肉掺伪中的应用第14-15页
        1.4.1牛肉掺伪NMR测定第14-15页
        1.4.2牛肉掺伪NIR测定第15页
    1.5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性第15-18页
        1.5.1研究意义第15-16页
        1.5.2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3技术路线第17页
        1.5.4研究的创新性第17-18页
第2章NIR结合PLS对牛肉营养指标的预测第18-28页
    2.1引言第18-19页
    2.2材料与设备第19页
        2.2.1原料与试剂第19页
        2.2.2仪器设备第19页
    2.3实验方法第19-21页
        2.3.1pH值测定第19页
        2.3.2水分含量测定第19-20页
        2.3.3蛋白质含量测定第20页
        2.3.4脂肪含量测定第20页
        2.3.5近红外光谱测定第20页
        2.3.6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0-21页
    2.4结果与讨论第21-27页
        2.4.1牛肉样品的NIR光谱分析第21-22页
        2.4.2牛肉样品的pH、水分、脂肪和蛋白含量第22-23页
        2.4.3牛肉pH的预测第23-24页
        2.4.4牛肉水分含量的预测第24-25页
        2.4.5牛肉脂肪含量的预测第25-26页
        2.4.6牛肉蛋白质含量的预测第26-27页
    2.5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NIR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牛肉和猪肉TVB-N的预测第28-37页
    3.1引言第28页
    3.2材料与设备第28-29页
        3.2.1原料与试剂第28-29页
        3.2.2仪器设备第29页
    3.3实验方法第29-30页
        3.3.1NIR测定第29页
        3.3.2TVB-N含量的测定第29页
        3.3.3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9-30页
    3.4结果与讨论第30-35页
        3.4.1NIR分析第30页
        3.4.2TVB-N测量结果的分析第30-31页
        3.4.3NIR结合PLS对牛肉和猪肉TVB-N含量的预测第31-32页
        3.4.4NIR结合SVR对牛肉和猪肉TVB-N含量的预测第32-33页
        3.4.5PLS和SVR模型比较第33页
        3.4.6变量个数对PLS模型的影响第33-35页
    3.5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NIR结合DA和PLS对牛肉掺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第37-46页
    4.1引言第37-38页
    4.2材料与设备第38页
        4.2.1原料与试剂第38页
        4.2.2仪器设备第38页
    4.3实验方法第38-39页
        4.3.1NIR测定第38页
        4.3.2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8-39页
    4.4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4.4.1NIR分析第39页
        4.4.2NIR结合DA和PLS对牛肉掺假定性和定量的预测第39-45页
    4.5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1HNMR结合PLS对牛肉掺假的预测第46-52页
    5.1引言第46页
    5.2材料与设备第46-47页
        5.2.1原料与试剂第46页
        5.2.2仪器设备第46-47页
    5.3实验方法第47页
        5.3.1~1HNMR测定第47页
        5.3.2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7页
    5.4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5.4.1~1HNMR分析第47-48页
        5.4.2~1HNMR结合PLS模型对牛肉掺伪的预测第48-51页
    5.5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结论第52-53页
    6.2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酸银光催化材料的负载与复合改性研究
下一篇:几种用于碱性介质中的非铂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