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8页 |
| ·生物柴油的兴起与发展 | 第14-18页 |
| ·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 | 第14-15页 |
| ·生物柴油的生产和使用现状 | 第15-17页 |
| ·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 | 第17-18页 |
|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与应用 | 第18-27页 |
| ·微生物发酵油脂的特点 | 第19-20页 |
| ·产油微生物的种类 | 第20-22页 |
| ·微生物产生油脂机理及代谢调控 | 第22-27页 |
| ·微生物油脂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 第27页 |
| ·木质纤维素的研究与应用 | 第27-33页 |
|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和特性 | 第27-29页 |
| ·木质纤维素的应用 | 第29-33页 |
| ·响应面法 | 第33-35页 |
| ·响应面法概况 | 第33-34页 |
| ·Box-Behnken设计 | 第34-35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35-38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5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35-38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8-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 ·菌种 | 第38页 |
| ·培养基 | 第38页 |
| ·主要试剂及原料 | 第3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4页 |
| ·培养方法 | 第39-40页 |
|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 第40页 |
| ·残糖测定 | 第40页 |
| ·油脂提取 | 第40-41页 |
| ·微生物油脂甲酯化 | 第41页 |
| ·微生物油脂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分析 | 第41-42页 |
| ·水解液制备方法 | 第42-43页 |
| ·甘蔗渣水解液组成液相色谱分析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发酵性丝孢酵母利用甘蔗渣水解液发酵产油脂的研究 | 第44-55页 |
| ·甘蔗渣稀酸水解与脱毒预处理研究 | 第45-46页 |
| ·甘蔗渣的稀酸水解 | 第45-46页 |
| ·甘蔗渣稀酸水解液的脱毒预处理 | 第46页 |
| ·甘蔗渣水解液糖成分与抑制剂成分分析 | 第46-47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利用甘蔗渣水解液发酵产油脂的研究 | 第47-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性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的研究 | 第55-71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55-62页 |
| ·发酵时间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56页 |
| ·碳氮比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接种量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温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59-61页 |
| ·初始 pH 对发酵性丝孢酵母产油脂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性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条件 | 第62-70页 |
| ·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因素水平表 | 第63页 |
| ·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实验条件表 | 第63页 |
|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性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条件 | 第63-67页 |
| ·油脂产率的响应曲面分析及最佳发酵条件确定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发酵性丝孢酵母分批补料发酵及初步放大研究 | 第71-77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利用甘蔗渣水解液发酵产油脂的分批补料发酵研究 | 第71-72页 |
| ·发酵性丝孢酵母利用甘蔗渣水解液发酵产油脂的初步放大研究 | 第72-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 附录一 校正曲线 | 第87-91页 |
| 附录二 色谱图 | 第91-9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