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9-55页 |
2.1 依恋的研究综述 | 第19-27页 |
2.1.1 依恋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2 依恋的主要理论 | 第20-22页 |
2.1.3 依恋的测量 | 第22-24页 |
2.1.4 依恋的相关研究 | 第24-27页 |
2.2 自我批评、依赖的研究综述 | 第27-33页 |
2.2.1 自我批评、依赖的概念界定 | 第28页 |
2.2.2 自我批评、依赖的主要理论 | 第28-31页 |
2.2.3 自我批评、依赖的测量 | 第31页 |
2.2.4 自我批评、依赖的相关研究 | 第31-33页 |
2.3 愤怒的研究综述 | 第33-40页 |
2.3.1 愤怒的概念界定 | 第33-35页 |
2.3.2 愤怒的主要理论 | 第35页 |
2.3.3 愤怒的测量 | 第35-36页 |
2.3.4 愤怒的相关研究 | 第36-40页 |
2.4 心理压力的研究综述 | 第40-45页 |
2.4.1 心理压力的概念界定 | 第40-41页 |
2.4.2 心理压力的主要理论 | 第41-43页 |
2.4.3 心理压力的测量 | 第43-44页 |
2.4.4 心理压力的相关研究 | 第44-45页 |
2.5 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变量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45-55页 |
2.5.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45-47页 |
2.5.2 依恋风格和心理压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47-48页 |
2.5.3 依恋风格和自我批评、依赖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48-49页 |
2.5.4 依恋风格和愤怒表达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49-50页 |
2.5.5 自我批评、依赖和心理压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50-51页 |
2.5.6 自我批评、依赖和愤怒表达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51-52页 |
2.5.7 愤怒表达和心理压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52-53页 |
2.5.8 自我批评、依赖、愤怒表达作为中间变量的相关研究 | 第53-55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55-60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55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55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55-58页 |
3.4 统计方法 | 第58页 |
3.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58-60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60-100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0-63页 |
4.2 人口学变量分析 | 第63-67页 |
4.3 相关分析 | 第67-70页 |
4.4 回归分析 | 第70-85页 |
4.5 中介效应检验 | 第85-96页 |
4.5.1 愤怒表达在依恋风格与心理压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85-90页 |
4.5.2 自我批评、依赖在依恋风格与心理压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90-92页 |
4.5.3 自我批评、依赖、愤怒表达在依恋风格和心理压力关系间的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第92-96页 |
4.6 调节效应检验 | 第96-100页 |
4.6.1 依恋回避与心理压力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96-98页 |
4.6.2 依赖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98-10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100-115页 |
5.1 各变量的总体情况讨论 | 第100-101页 |
5.2 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变量讨论 | 第101-105页 |
5.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讨论 | 第105-109页 |
5.4 依恋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的作用机制讨论 | 第109-112页 |
5.4.1 愤怒表达在依恋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 第109-110页 |
5.4.2 自我批评、依赖在依恋焦虑和心理压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 第110-111页 |
5.4.3 自我批评、依赖、愤怒表达的链式中介作用讨论 | 第111-112页 |
5.4.4 依赖的调节作用讨论 | 第112页 |
5.5 研究对实践的启示及建议 | 第112-115页 |
研究结论 | 第115-116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附录 | 第130-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