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天然气发电概述 | 第9-17页 |
·世界天然气发电的发展 | 第9页 |
·我国天然气发电的发展 | 第9-10页 |
·天然气发电的优势 | 第10-11页 |
·天然气发电的特殊性 | 第11-12页 |
·国外天然气发电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 第12-14页 |
·天然气发电厂运营现状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天然气机组的负荷优化分配 | 第17-30页 |
·AGC负荷分配现状 | 第18-19页 |
·负荷分配方法概述 | 第19-20页 |
·基于燃耗特性曲线的等微增率法 | 第20-25页 |
·厂级负荷优化分配基本模型 | 第20-21页 |
·应用等微增原理应注意的问题 | 第21-24页 |
·等微增率法应用流程 | 第24-25页 |
·惠州LNG电厂负荷优化分配实例分析 | 第25-30页 |
第三章 联合循环机组蒸汽系统参数优化 | 第30-42页 |
·联合循环中的热力限制条件 | 第30页 |
·蒸汽系统与联合循环整体性能关联理论 | 第30-31页 |
·余热锅炉设计工况下的优化理论 | 第31-36页 |
·模块热平衡方程 | 第32页 |
·影响余热锅炉效率的主要因素 | 第32-33页 |
·余热锅炉的优化要点 | 第33-36页 |
·惠州LNG电厂蒸汽系统优化具体实例 | 第36-42页 |
第四章 机组合理的变工况运行 | 第42-54页 |
·研究联合循环变工况运行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42-43页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变工况特性研究的现状 | 第43-44页 |
·影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变工况因素 | 第44-46页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变工况特性分析 | 第46-54页 |
·燃气轮机变工况特性分析 | 第46-51页 |
·蒸汽轮机数学模型 | 第51-54页 |
第五章 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变工况计算 | 第54-57页 |
·机组负荷变化后变工况计算 | 第54-55页 |
·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