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哈尔滨市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概况第10-13页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动态第10-11页
     ·国内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动态第11-13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概述第14-21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目标和原则第14-17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内涵第14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特征第14-15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和原则第15-17页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基础第17-21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7-18页
     ·区位理论第18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8-19页
     ·系统论第19-21页
第3章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条件与现状分析第21-33页
   ·区域概况第21-24页
     ·自然条件及资源第21-22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22-24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24-30页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第24-25页
     ·土地利用多样性分析第25-26页
     ·土地利用集中程度分析第26页
     ·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比例分析第26-27页
     ·农用地内部比例分析第27-29页
     ·建设用地内部比例分析第29-30页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分析第30-33页
     ·土地资源供给有限,人口压力过大,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第30页
     ·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第30-31页
     ·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第31-32页
     ·土地利用方式不当,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第32-33页
第4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3-44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第33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3-34页
     ·层次性与地域性原则第33-34页
     ·科学与可操作性原则第34页
     ·静态性与动态性原则第34页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第34页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第34-37页
     ·目标层第34页
     ·准则层第34-35页
     ·指标层第35-36页
     ·资源合理性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第36页
     ·经济可行性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第36页
     ·社会可接受性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第36-37页
   ·评价指标目标值的确定第37-38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8-44页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第38-40页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0-44页
第5章 哈尔滨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第44-52页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第44-46页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计算第46-48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48-49页
     ·整体性分析第48页
     ·各准则层分析第48-49页
   ·协调度的计算第49-50页
   ·障碍因素分析第50-52页
第6章 哈尔滨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第52-58页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第52-53页
     ·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土地人口压力第52页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第52-53页
   ·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稳步提高耕地生产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第53-54页
     ·确保基本农田稳定,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第53-54页
     ·以提高耕地质量为核心,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第54页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环节,积极开展土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第54-55页
   ·优化用地结构,发挥土地最大效益第55-56页
     ·调整农用地内部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第55页
     ·推进城市用地置换,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第55-56页
     ·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加大村庄整治力度第56页
   ·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协调城乡差距第56页
   ·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机制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及其现实分析
下一篇:抗甲醛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